《龙船调》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龙船调》和课外三首不同的劳动号子,感受和了解劳动号子“一领众和”、节奏统一、齐心协力富有地方特色的风格特点。 2、通过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来欣赏《龙船调》,让学生初步学会围绕音乐要素(节奏、情绪、音色、力度等)赏析音乐。 3、欣赏《龙船调》感受歌曲朴素、粗狂豪迈的湖北民歌风味,感受歌曲表现的激烈的热闹的端午划龙船场景。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来欣赏《龙船调》,让学生初步学会围绕音乐要素(节奏、情绪、音色、力度等)赏析音乐。 教学难点 用鼓声或歌声表现引子与结尾的节奏,唱出歌曲中两处齐唱的曲调。 教学准备 大鼓、多媒体课件、歌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让学生说说端午的风俗,让学生了解端午习俗,从而切入课题“龙船”。 2、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短片《龙船调》,说说怎样才能把龙船划得好? 3、让学生说说划龙船应该讲究什么?(动作统一、有力,大鼓起到统一节奏鼓舞士气的作用等) 4、节奏练习。 (1)听音乐中的节奏,说说有什么特点?(有力、渐强表现由远及近的变化) (2)让学生结合动作学习节奏。 (3)用大鼓学习节奏类型。 (4)大鼓和学生动作结合,表现划龙船的情景。 (5)跟上音乐表演,自然过渡到欣赏全曲《龙船调》。 二、欣赏《龙船调》 (一)整体欣赏 1、初听全曲。 2、让学生说说对音乐的初步感受。(引导学生从情绪、力度、音色、风格特点上去说) (二)学习“一领众和” 1、从学生谈感受,引出“一领众和”演唱形式,讲解“一领众和”的定义。 2、再次聆听音乐,感受“一领众和”中领唱和齐唱的特点和作用。 3、听音乐加上身体的律动,再次感受歌曲。 (三)学习A、B不同两种节奏类型 1、听辨A、B两种节奏类型,说说各自的特点。 2、练习A、B两种节奏类型。 3、跟音乐听辨A、B两种节奏类型并表演。(全班分成A、B两组,听到各自代表的节奏类型就站起来表演) (四)学习尾声 1、聆听尾声,说说尾声有什么特点? 2、学习尾声的吆喝声。(从正确的发声练习导入,追求声音的美感) 3、学习减弱的划船声。(划船声、大鼓声) 4、全班表演。 (五)再次整体感受歌曲 1、聆听整首曲子,跟音乐表演。 2、“你喜欢《龙船调》这首歌吗?喜欢他的什么特点?”从而总结《龙船调》的特点。 三、课堂小结 从同学们的热情表演中看出大家对这首歌曲的喜爱,我们再来看看这首歌曲的特点,它属于“劳动号子”,是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也就是一人领唱,众人齐唱。这样能够为队员鼓舞士气,起到齐心协力、统一动作的关键作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