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音乐学科 《放马山歌》 《老渔翁》 《采茶灯》 教材分析 《放马山歌》是流行于云南西部的一首著名山歌,歌词简朴、亲切自然,七言两句 为一段,反映了牧马人的生活场景。音乐结构也很简练,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全曲实 际的音乐素材只有上乐句的3小节,其音调铿锵,乐意鲜明;下乐句是上乐句第一、第 三小节的结合,呼喊后加一个重复小节;后面两个乐句,基本上是前面的原样重复。全 曲使用的音乐素材既节省又精练,提供了西南高原放牧之歌的范例。其中“喔噜噜的” 等衬腔以及赶牲口的吆喝声“哟哦”,富有生活气息,使全曲活跃欢快。 《老渔翁》为江苏小调,五声羽调式,由原有的一首江苏小调为基础旋律填词而成。 该曲悠扬婉转,旋律中多以一字对多音,曲调级进迁回,委婉动听,描绘出一幅和谐的“天人合一”画卷,是我国民歌中比较少见的类型。 “采茶灯”又称“采茶扑蝶”,是福建省的汉族民俗舞蹈,曾风靡大江南北,是福 建最具有代表性的汉族民间舞蹈之一。本教材中的《采茶灯》便是其歌舞音乐。采茶灯 这一声海内外的龙岩地区汉族传统艺术瑰宝起源于龙岩市新罗区苏坂乡美山村,迄今 已有270多年的历史。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中学生,他们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在音乐学习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演唱技巧,能够理解和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然而,对于民歌这一特定音乐体裁,学生可能还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尤其是对于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民歌,其文化背景、历史渊源和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知识储备可能相对不足。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通过欣赏和学习三首不同风格的民歌,学生能够感知并理解中国民歌的多样性和地域特色。 艺术表现:学生能够准确演唱《放马山歌》、《老渔翁》和《采茶灯》,并表现出各首歌曲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内涵。 创意实践:通过对比分析和拓展聆听,学生能够创造性地思考不同民歌体裁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并尝试进行简单的民歌创作或改编。 文化理解: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中国民歌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和地域特色,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三首民歌的旋律特点和演唱风格,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准确区分和把握不同民歌体裁的特征,以及在实际演唱中如何准确表现各首歌曲的情感内涵和艺术风格。 教学过程 了解民歌的分类 师: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中国地广物博,地形地貌丰富,孕育了璀璨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根据不同风格,一般将民歌吗、哪几个分类呢? 分为三大体裁:山歌、小调和劳动号子。 观看民歌体裁分类的讲解视频(可自由剪辑) 听辨歌曲 《放马山歌》 跟钢琴唱一唱,想一想 师:请你边唱边想,最后说一说你了解的这首歌的相关知识。 云南民歌,体裁:山歌(山歌是民歌的一种体裁类别,其音乐性格热烈奔放,形式较少修饰,节奏比较自由,音调高亢亮。为抒发情感,使歌声传得更远,山歌常加上呼唤性的衬词。) 曲目:高亢嘹亮 旋律多在(高)音区,吆喝声的(拖腔),速度稍显(自由) 跟伴奏唱一唱 《老渔翁》 跟钢琴唱一唱,想一想 师:请你边唱边想,最后说一说你了解的这首歌的相关知识。 江苏民间音乐,体裁:小调·道情调(清代郑燮(郑板桥)根据民间曲艺“道情”这一艺术形式,填词创作了《道情》十首。其雅俗共赏的文辞唱起来余韵悠长,颇有一唱三叹之感。) 曲目:委婉细腻 旋律多在(中)音区,以(级进和小跳)为主,(一)字(多)音,显(婉转) 跟伴奏唱一唱 《采茶灯》 跟钢琴唱一唱,想一想 师:请你边唱边想,最后说一说你了解的这首歌的相关知识。 福建龙岩民歌,体裁:小调·歌舞曲(劳动人民在劳作的过程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