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458326

青岛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 2.8 谁能传播声音(教案+随堂练习)

日期:2025-10-07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8次 大小:142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青岛,五年级,科学,上册,谁能,传播
  • cover
《声音的传播》教案 一、课标分析 本节内容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的《声音的秘密》。根据课标中要求,在高年级段要求进一步培养学生 (?http:?/??/?www.520xy8.com?/?%E5%B0%8F%E5%AD%A6%E7%94%9F%E9%A2%91%E9%81%93?/?" \o "学生?)观察能力,学习模拟实验和设计简单的实验,着重培养他们的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精神。本课是继《声音的产生》之后继续让学生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从能力培养看,属于“分析综合能力”的系列。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会初步设计实验的能力,能够关注生活中的一些显著科学事物和现象,但学生在性别、兴趣、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我所教的本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愿意合作、动手欲强。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时候,充分挖掘学生这一方面的潜能。 三、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声音的秘密》,是以学生熟悉的声音为探究主题,强调体验式、发现式的科学探究方法,“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传播”两个实验对学生深入探究声音的秘密很有帮助。课文 (?http:?/??/?www.520xy8.com?/?" \o "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指导学生认识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中都能传播。第二部分指导学生认识声音在物体中是怎样传播的。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可以为今后学习有关于“声”方面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设计 设计题目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声音的传播》 教学内容 教学对象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会初步设计实验的能力,能够关注生活中的一些显著科学事物和现象,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愿意合作、动手欲强,但学生在性别、兴趣、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声音是以“波浪”的形式通过空气传向四面八方的,知道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可以传播。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实验认识声音是以“波浪”的形式通过空气传向四面八方的,知道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可以传播。难点 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可以传播。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所用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分析 一、交流引入,创设情境 3分钟 1、导入课题: 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谁能传播声音”,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针对这一问题,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想。 学生列举生活中能传播声音的物体。 激引学生的兴趣,让孩子动脑感受和体验中进行科学探究。 二、探究活动,引学达标 15分钟 1、提示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声音的传播作假设性解释,提出自己的猜想;2、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做声音传播的实验,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3、提示实验中注意的事项;5、发放实验单,巡堂指导学生的实验。 1、对声音的传播作假设性解释,提出自己的猜想;2、小组合作探究实验方案;3、分工明确、分组合作实验;4、实验结束,填写实验记录单,整理实验材料。 学生的猜想会有很大出处,要及时推翻或鼓励。引导点拨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规范实验操作习惯。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9分钟 1、组织小组汇报活动结果;2、反馈点评学生的实验,引导学生感知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 1、分小组汇报实验过程和实验发现;2、由现象总结原因,感知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 激励学生分享和交流,学会评价并与他人交换意见,培养整理、归纳、概括的能力。 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7分钟 教师小结: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传播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及声音的“波浪”传播形式。 分组讨论学生总结 发展其对问题的总结概括能力,激励其对科学的兴趣。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6分钟 1、达标检测: 2、引导制作简易电话3、引导学生谈收获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