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462768

4.16. 食盐和水泥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0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110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4.16.,食盐,水泥,教学设计
  • cover
《食盐和水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科学探究: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并做实验记录;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 2.情感态度: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3.科学知识:认识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认识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物质的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 教学难点: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对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食盐、水泥、火柴、小勺、锤子等。 2.教师准备: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蒸发皿、烧杯、搅拌棒、 实验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要为同学们介绍一位抗日战争时期勇敢机智的小英雄———潘冬子,他接受了一项重要的任务———给被困在山上的红军送盐,他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播放电影) 2.师:同学们,潘冬子完成任务了吗?他用什么办法完成的任务? 生:我们刚刚学过盐能溶解在水中,我觉得潘冬子把盐溶解在水中后倒在衣服上。 3.但是盐在衣服上是不能吃的,那他要用什么方法来重新获得盐呢? 生交流:把盐水变成盐(放在太阳下晒、加热) 同学们的想法真不错,可以用晒或者加热的方法让盐水中的水分蒸发得到食盐(板书:食盐)。 二、食盐实验 1.老师把潘冬子的盐水给同学们带来了,请小组长取出你们的1号烧杯,这就是盐水,咱们用刚才提到的办法试一试,看能不能真的能把盐还原出来。 为了节省时间,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更快?(加热) 小组讨论一下,你们需要什么器材,打算怎么操作,做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哪个小组来交流一下? 生交流。(教师适时补充) 你能把实验步骤完整说一下吗?(把盐水倒进蒸发皿里,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 2.实验前,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 老师也有几点温馨提示: 出示课件: 1.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加热的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2.仔细观察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现象,看到水消失后要立刻停止加热。3.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安全,用酒精灯的灯帽盖灭火焰。4.要用铁夹取、放蒸发皿,禁止用手,小心烫伤。 3.下面请小组长下来取你们的实验器材。 明确了实验要求,下面就来开始你们的实验吧。 实验完成的小组可以与2号烧杯中的食盐进行比较,看看你们得出的是不是食盐。 4.交流实验结果。 5.小结: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析出的颗粒就是食盐,因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食盐溶解在水中,通过加热的方法可以恢复原来的样子。 三、水泥实验 1.请小组长取出你们的3号烧杯,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水泥(板书:水泥)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水泥有什么特点? 生交流:灰色,粉末状 2.如果往水泥中加一些水,水泥会有什么变化? 加入水后再加热把水分去掉,水泥会像食盐一样恢复原来的样子吗? (猜测:溶解、变成水泥浆) 这只是我们的猜测,还要通过实验来验证。 3.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 出示要求:1.向水泥中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观察水泥的变化;2.对搅拌均匀的水泥进行加热,看看能不能把水泥还原出来,3.把加水前的水泥和还原出来的水泥进行比较,看看是否一样。4.实验完成后,及时填写实验记录单。 4.请小组长下来取你们的仪器。 小组实验。 哪个小组来交流一下?投影展示。 (加水后:水泥浆;加热后:水泥块,砸碎小颗粒。) 5.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分别向我们还原出来的食盐和水泥中加入水,搅拌,他们的变化和第一次加入水一样吗? 四、结论:可逆变化、不可逆变化 1.学生交流两种变化的不同: 哪位同学能够结合今天的研究说说食盐和水泥有什么特点? 2.老师引导总结: 像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