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的声音 教学目标: 1、通过丰富的实验,搜集实验事实,认识声音的不同来自于声音的高低、强弱以及音色的不同 2、通过了解鹦鹉对不同声音的反应,初步认识探究活动的过程,并尝试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3、学习调查、搜集周围环境的资料,了解噪音的危害以及减弱噪音的方法 4、教育学生保护环境,创造我们美丽的家园。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声音的不同来自于声音的高低、强弱以及音色的不同。 难点 学习调查、搜集周围环境的资料,了解噪音的危害以及减弱噪音的方法 教学准备:各种发声的物体、有关噪音危害的图片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游戏:猜一猜。蒙上一名同学的眼睛,找几名同学分别喊他的名字,猜猜都是谁? 2、为什么蒙着眼睛还能猜得这样准呢?(说话的声音不一样) 3、板书课题:不同的声音 【设计意图: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猜一猜游戏中细心感受人的嗓音具有差异。为下一步探究不同的声音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 (一)、用实验桌上的物品进行对比试验 1、桌上摆了一些物品,你能让它们发出声音吗?(做一做) 2、你能让同一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吗? 3、指导实验:播放微视频 4、明确实验要求:想办法让同一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下来 5、分组实验:每位同学选择不同的实验用品进行操作。 (1)、钢尺:长度一定,用力弹拨和轻轻弹拨对比有什么不同;把钢尺伸出桌面不同长度,用相同的力弹拨对比有什么不同 (2)、水杯: 用同样的力敲击水量不同的杯子;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杯子进行比较。 (3)、金属片:用同样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金属片;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金属片进行比较。 (4)、橡皮筋:用同样的力弹拨松紧不同的橡皮筋;用不同的力弹拨同一根橡皮筋进行比较。 3、组内交流:交换实验用品再做几次。 4、班上交流:把实验过程中听到的不同声音和看到的不同现象边演示边汇报。 【设计意图:根据实际,选择各种对比性强的材料,让学生充分摆弄,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使学生自己发现声音有强弱、高低之分。这样设计教学培养了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比较能力。】 (二)、小组讨论:不同声音的产生和哪些因素有关? 1、不同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大小有关,声音大小不同,我们听到的声音就不同。(1)师:可以这样理解,但是科学上把声音的大小称作声音的强弱。 (2)声音的强弱怎样产生的?(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声音就强;物体振动的幅度小声音就弱。) 2、不同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高低有关,声音高低不同声音就不同。 师:声音的高低怎样产生的?(物体振动的速度快声音就高;物体振动的速度慢声音就低。) 3、教师演示:敲鼓、打镲 (1)、师问:声音一样吗?(不一样) (2)、谁来形容一下鼓声和镲声(鼓声:咚咚;镲声:哐哐) (3)、这两种不同的声音又和什么有关呢?(材料) (4)、请同学们找找身边不同材质的物体,制造几种不同的声音 4、师讲述:不同材料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各具特色,这种声音的特色称为音色。 5、归纳:不同声音的产生究竟来自于哪些因素呢?(高低、强弱、音色) 【设计意图:在发现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的基础上,选取对比性极强的鼓和镲敲击发出不同的声音,使学生明显感知发音物体的材料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有助于学生对音色的理解。从而认识到声音的不同是因为物体发出声音高低、强弱以及发音物体本身的材料不同。】 (三)、认识噪音。 1、各种高低、强弱、音色不同的声音有规律的组合起来就形成了美妙的声音。 请欣赏《小天鹅舞曲》 2、师问:好听吗?喜欢听吗?(喜欢)生活中有没有一些让我们听着不舒服的声音? 3、举例说明:汽车鸣笛、叫卖吆喝、电锯切割-- 4、动物对不同声音也有不同的反应,出示《鹦鹉对不同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