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474457

2.1 我们来养蚕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0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1次 大小:85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我们,养蚕,教学设计
  • cover
2.1我们来养蚕 【教学目标】 1.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蚕卵的形状和颜色。 2.能够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达,交流关于蚁蚕的观察结果。 3.知道蚕需要食物、空气、空间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4.愿意和同伴合作与交流,珍爱小动物,主动接近小动物,不伤害小动物。 【教学重点】 观察蚕卵和蚁蚕,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和蚁蚕。 【教学难点】 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放大镜、蚕卵、黑色的蚁蚕、观察记录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上课十分开心,你们开心吗?老师还特意打扮了一下,佩上了一条丝巾。(给同学摸一摸)什么感觉?(滑滑的 凉凉的) 2.有人知道它的制作材料是什么吗?(蚕丝) 3.蚕丝是怎么来的?(蚕宝宝) 4.看来蚕宝宝的作用还不小!你们想亲手养一次蚕吗?让我们一起来养蚕吧。 二、观察蚕卵 1.关于养蚕你们都知道些什么? 2.学生汇报。 (蚕要吃桑叶、蚕会结茧、蚕茧可以做成丝绸的衣服) 3.教师讲述: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呀……那你们知道蚕生命的开始是什么样的吗? 4.教师讲述:卵是蚕生命的开始,想要完整地养一次蚕,我们需要先观察蚕卵的变化。注意既然蚕卵中也有生命,因此,在观察蚕卵的时候,同学们的观察活动除了细致外,还要注意要小心。 5.学生分组用放大镜观察蚕卵是什么样的?形状怎样?大小怎样? 6.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蚕卵是圆形的。蚕卵中间有点凹下去。蚕卵的颜色是黑灰色的。蚕卵和一粒米差不多大……) 7.教师小结:蚕卵扁圆形,像小米粒大小,中间有些凹下去,即将孵出的卵黑灰色。卵只剩空壳是白色的,壳上有小洞。像同学们刚刚这样,把细致观察到的用文字或者图画方式记录下来,并写上日期的形式,叫做养蚕日记。那我们在家里养蚕的话,除了这两种方法,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实现养蚕日记呢?(拍照等)那你们想不想再尝试一下蚕宝宝孵化出来后,为它记上一篇日记呢? 三、观察蚁蚕 1.出示蚕卵孵出的图片。思考:有什么新发现? 2.(用毛笔轻轻把蚁蚕分发给学生)借助放大镜观察刚孵出来的蚕宝宝是什么样的?像什么?并给它取个名字。 (蚕宝宝黑黑的,像小蚂蚁,所以叫蚁蚕;蚕宝宝黑黑的,像小虫子,所以叫虫蚕……) 3.讨论:我的蚕宝宝孵出来了,我们能为它做些什么呢? (喂它吃东西。给它建一个家。给它找一些好朋友……) 4.教师小结:蚁蚕是黑色的,像小蚂蚁似的。蚁蚕一出壳就要吃,因此要赶快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四、拓展延伸 1.关于养蚕我们还想知道些什么?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3.学生提出想研究的问题。 (蚕宝宝在卵里会不会饿死?为什么蚕会变成飞蛾?为什么变成飞蛾后会死?为什么蚕结的茧是圆的?蚕为什么喜欢吃桑叶?它还能不能吃别的?为什么蚕要爬到上面去结茧?为什么蚕一生中不是一个样子呢?……) 4.学生汇报,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从中选出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再补充一些需要学生研究的问题。 5.教师讲述:同学们就蚕提出了各种饶有兴趣的问题,要想研究这些问题,有的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获得,有的可以通过一边养蚕一边研究。接下来,我们分发蚕宝宝领养证,开始你们的养蚕活动吧! 【板书设计】 1.我们来养蚕 观察蚕卵:黑色、很小、1-2毫米 观察蚁蚕:黑色、像蚂蚁、3-4毫米 养蚕日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