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476550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4.18 锣鼓声声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0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110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4.18,锣鼓
  • cover
《锣鼓声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能对各种物体发声时产生的现象进行观察探究,并分析归纳,得出最后的结论。 3、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群体协作精神,增强团体意识。 教学重点: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实验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准备:鼓、橡皮筋、尺子、黄豆、塑料袋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3分钟)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每天,各种各样的声音伴随着我们,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几件礼物,请同学们仔细聆听,说一说听到了什么?(出示PPT2) 生:…… 师:同学们真不错,都回答的非常正确!看来呀,同学们一定是热爱生活的好学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进入声音的王国,共同来研究声音! 板书:锣鼓声声 (二)收集事实,初步验证(15分钟) 师:那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出示PPT3) 同学们的桌子上老师准备了塑料袋,你能想出哪些方法使塑料袋发出声音呢? 学生动手操作后回答。 你觉得声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大胆的猜一猜! 生:摩擦、敲打、拨动、闪动、晃动、振动…… 师:同学们都非常棒!猜出了很多可能的原因但是仅仅有猜测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出示PPT4) 师:首先我们来认识实验器材。(出示PPT5) 请同学们拿出实验记录单一,提出实验要求。(出示PPT6实验记录单一) 1、实验要求:同学们可以用手边的器材来制造声音。实验时,老师要求同学们弄清你用的是什么材料?用了什么方法发出声音?发声时看到了什么现象?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①小组内分工要明确,开动脑筋想办法使鼓、钢尺、皮筋发出声音,实验前讨论怎样做,做完一个实验再做下一个实验。 ?②仔细观察,注意观察物体发声前什么样,发声时有什么变化?每个实验要重复地做几次,力求准确。 ?③用你喜欢的方式及时做好实验记录。 ?④实验完成后,用你正确的坐姿告诉老师,你已经完成实验了。 2、学生分组实验。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表扬观察细心、合作好的同学和小组。 3、汇报交流:刚才大家制造声音的时候,观察了物体发声时的变化,谁能选择一种物体向大家具体介绍你是怎样使它发声的?物体发出声音时发声部位有什么变化吗? 学生汇报自己制造声音的方法(每种器材都选学生汇报) 生:…… 师:刚刚同学们说它们在抖动、波动、闪动、晃动……其实呀,在科学里面我们把这种现象叫振动。 生:…… 师:从大家的发言中,可以知道皮筋、塑料尺发声时,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发声部位在振动;鼓、锣发声时,有的同学观察到了微妙的变化,有的同学却没有看到。你们能不能想个办法,让鼓、锣的发声部位发声时的现象明显一些,让大家都能清楚地看到呢? (三)设计方案,实验验证(8分钟) 1、小组讨论:学生观察选择材料并商量实验方案。(出示PPT7实验记录单二) 教师适时给予指引。(把豆子放到鼓上,看到豆子的跳动) 2、分组实验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表扬观察细心、合作好的同学和小组。 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实验情况,完成实验记录表二。 请学生进行实验验证并交流实验情况。 (四)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出示PPT8)(3分钟) 通过以上实验与分析,大家发现: 1、这些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 2、从中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什么结论? 板书: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师:除今天在课堂上听到的声音外,自然界中还存在着各种声音,它们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有些声音我们虽然听不到,但可以借助仪器来测定声音的存在。 (五)巩固应用,拓展深化(出示PPT9、10)(8分钟) 师:刚刚我们学习了声音产生的原因,老师现在想考考同学们,请你选择桌上一种物体,想办法让正在发声的物体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