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482742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单元复习(课件26PPT)

日期:2025-10-0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130687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单元,教科,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 cover
(课件网)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电》 单元整理 1 看一看:学习内容 2 理一理:学习目标 3 想一想:理解概念 4 用一用:解决问题 1 看一看 本单元我们对电有了初步的认识,具体学习了哪些内容呢? 静电现象 电路检测 电路控制 电路连接 第一课:联系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了解静电产生的原因,认识不同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第二课:通过观察,了解小灯泡的结构,尝试不同方法,用一根导线、一节干电池点亮小灯泡,并推测电流流向。 第三课: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小灯泡,仔细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现象,并用简易符号表示电路元件,画出电路图。 第四课:运用已有知识,制作电路检测器,并用它排除电路中的故障。 第五课:制定研究计划,利用电路检测器对物体的导电性进行检测,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导体与绝缘体。 第六课:通过观察手电筒的结构,认识开关的工作原理,学会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第七课: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接线盒电路的连接情况,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连接电路,并在反复观察和实验中发现串联与并联的特点。 2 理一理 本单元,我们认识了许多与电有关的现象,思考并探究了电路的连接,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理一理本单元我们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 单元学习目标 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的作用下,电荷位置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带电现象。 电是一种能量来源,能产生光和热。 开关通过连接和断开电路来控制电路中的用电器。 电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电荷持续定向流动形成电流。 小灯泡发光需要完整的电路,连接方式不同,电路的特点不同。 容易导电的物质称为导体,不易导电的物质称为绝缘体。 科学知识 单元学习目标 能组装简单的电路,会用简单的电路图表示电路的连接方式。 在关于电的探究活动中,进行预测、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的结果。 用电路检测器检验电路故障、导体与绝缘体、探究接线盒里电路的连接情况。 科学探究 单元学习目标 科学态度 激发探究电的兴趣,合作中分享观点。 感受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尝试不同的电路连接方式,发展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电路的连接和使用可随着生产生活的需求而改变。 3 想一想 在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重要概念呢?让我们一起来想一想吧! ?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互相吸引。 概念一:静电与电荷 静电现象的解释 正电荷=负电荷,相互抵消,不显示带电。 头发带正电 梳子带负电 受外界影响,负电荷发生转移,正电荷≠负电荷,显示带电。 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常见的静电现象 概念二:简单电路 材料与结构 电路连接 串联与并联 灯泡 电池 灯座 电池盒 玻璃泡 灯丝 连接点 A B 铜帽, 称为正极,符号“+” 锌壳, 称为负极,符号“-” 电流流过灯丝,使小灯泡发光。 原理 故障原因 1.小灯泡坏了 2.灯座太松了 3.导线连接松了 4.导线断裂 …… 电池串并联 灯泡串并联 简单电路图 导线 金属架 连接方式 实物图 电路图 现象 电池串联 电池并联 连接方式 实物图 电路图 现象 灯泡串联 灯泡并联 灯泡亮 灯泡暗 灯泡暗 同亮同灭 灯泡亮 各亮各灭 概念二:简单电路 概念三 :电路检测器 组成 用途 检测步骤 三根导线,电池与电池盒,小灯泡与灯座。 1.检测电路故障。 2.检测物体导电性。 3.检测接线盒电路的连接方式。 1.自检。 2.接触被测物体。 3.重复检测。 注意事项 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220V的电器电路。 概念四 :导体与绝缘体 导体 绝缘体 制作小开关 容易导电的物质。 不容易导电的物质。 如:石墨,金属,水,人体,大地等。 如:橡胶,塑料,干木头等。 导体 绝缘体 4 用一用 通过学习,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