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496044

3.5 电磁铁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0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7次 大小:151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电磁铁,教学设计
  • cover
五年级科学上册《电磁铁》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让每个学生掌握、理解电磁铁很重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电磁铁》是一节经典的实验课,在老教材(人教版自然)和新教材(苏教版科学)中都有。教过两套教材的老师可能会有这样的体会:老教材侧重于知识结论的得出,新教材则注重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和良好的情感态度的形成。而我尝试把两套教材中的《电磁铁》内容融合在一起,并加入了“认识电磁现象”这一内容。因此,本节课主要内容有:认识电磁现象、制作电磁铁、认识电磁铁构造、设计电磁铁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的实验方案及验证实验。其目的在于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加深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的形成与理解。 二、设计思路: 在学生学习了电和磁铁的基础上来认识电磁铁,让学生明白电磁铁与电和磁之间的关系。电磁铁在通电的状态下具有了磁铁的一些性质,其中所蕴涵的秘密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研究电磁铁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但是在此研究过程中可以增强学生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本课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活动: 1、制作电磁铁,探究电磁铁的性质。首先让学生制作一个电磁铁,这是研究电磁铁的前提条件,一节电池、导线、大钉子可以组合成简易的电磁铁装置。电磁铁组装完成后,接通电源测试磁性。学生组装好电磁铁以后马上就想看到现象,去尝试。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这个活动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主要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流的强度、线圈缠绕的匝数有关系,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仍采用“假设与搜集证据”、“控制变量”的科学研究方法来完成探究任务。在活动过程中强调的是现象的观察和数据的记录整理。在活动中一定要提醒学生细心,因为学生制作的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有的时候变化是很小的,稍一疏忽就可能忽视了一个数据的记录,从而导致验证数据的不准确,结果就会有问题。 3、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学习就是为生产、生活服务,主要可以采取让学生交流、资料共享的方法,认识到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认识到电磁铁为人们的工作带来的巨大方便。有条件可以用学生天天接触的电铃做演示来说明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目标: 1、知道电磁铁的性质:通电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2、能够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相关因素,知道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匝数有关。 3、了解电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重点:认识电磁铁的基本性质。 五、教学难点:制作电磁铁,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 六、教学准备:电池、铁钉、带绝缘皮的导线、大头针。 七、教学课时: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大屏幕———出示吊车图(一)flash动画并演示。 2、教师讲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给人们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偶尔也会有点小麻烦,这不林悦槟爸爸的车今天在路上抛了锚,请来了大吊车帮忙。 3、大屏幕———出示吊车图(二),问:这辆吊车怎么和我们平常看到的吊车不一样啊,它能吊起小汽车吗? 学生猜测。 大屏幕———flash动画演示。 4、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呢?想不想知道? 学生回答:想。 5、大屏幕播放“电磁起重机”的视频录像。 总结:这个装置叫“电磁铁”。 板书课题———电磁铁。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下电磁铁的性质,以及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探究电磁铁的性质: 1、示范讲解:电磁铁的组成及缠绕过程与方法。 2、大屏幕———制作时的注意事项: (1)通电时间不宜过长。 (2)不能用手触摸长时间通电的电磁铁。 (3)小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