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496344

《探究技能:建立模型》(课件(共21张PPT)+教案+练习)

日期:2025-05-1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68329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探究技能:建立模型,课件,21张,PPT,教案,练习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粤教粤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4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建立模型》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四年级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可以通过建立模型来研究原型的形态和特征。?2、通过制作月球表面模型的过程,了解建立实模型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以建立月球表面的模型为例,学习建立实体模型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交流,能听取他人的意见,完善模型的制作。 重点 运用建立模型的方法制作月球表面模型。 难点 建立的模型能真实地反映原型的特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出示情境:波波、妍妍和琪琪一同来到科普馆参观,里面有各种模型。妍妍指着地球表面模型说:“这是地表的模型。”波波表示想做一个月球表面模型。问题:怎么做模型?2、模型能够形象地表现某种事物原型的特点,让人们对事物产生直观认识。应该如何建立模型,才能更好地反映原型的形态和特征?3、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建立模型的方法吧!4、板书课题:探究技能:建立模型 走进情境思考齐读课题 从本节课的情景内容入手,让学生走进情境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进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原型的研究1、出示月球表面局部地区的图片。2、月球表面是怎样的?有什么特征?(提示:环形山的外形、大小和分布有什么特征?大环形山里还有什么?)?3、学生分组讨论环形山的特征。?4、交流:小组代表描述月球表面的特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适当引导和补充。5、月球表面突出的特征是凹凸不平,分布着大小不一的环形山。6、为了让模型更能反映原型的特征,在做模型前,需要对原型进行详细深入的研究。二、构思与设计1、模型应该能真实地反映原型的特征。在研究月球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的基础上,思考如何设计模型,使之能更好地表新出相关信息。2、在制作模型之前,我们应如何设计模型/(提示:依据什么资料画模型图?打算选用什么材料和工具?用什么方法制作模型?月球环形山的大小比例如何确定?)?3、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4、小组代表介绍小组的设计方案,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引导。5、根据文字和图片资料画出模型图。(建立模型时要考虑比例。)选择适当的制作方法。(我想用按捏纸黏土的方式制作模型。还可以运用粘贴、3D打印等方式制作。)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轻黏土、陶泥、橡皮泥、纸团等)6、完成模型设计:模型设计图:制作方法捏 按 粘 其他材料轻黏土 陶泥 橡皮泥 纸团注意事项模型比例要合适,要符合月球的表面特征三、制作与调整1、活动:教师分发材料,学生可以从陶泥、轻黏土、橡皮泥等材料中选择一种或几种材料进行制作,取材完毕后用选定的材料和工具,按照设计方案制作模型。2、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要将模型和原型进行对比,研究模型是否呈现出月球表面原型的特征,如有差异及时修改和调整。四、交流与评价1、展示:各小组到讲台展示月球表面模型,同时展示原型图片。2、交流:各小组介绍如何设计模型,选用了哪些材料和工具,以及制作的方法。3、学生相互评价制作好的月球表面模型。4、教师提示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模型能否反映原型的外形特征、模型比例是否准确?材料选择是否合适?模型是否精美?等。5、各小组选出最佳模型。五、技能训练1、出示地球上各种地形的图片。2、地球上有丘陵、山地、高原、平原和盆地等地形。怎样制作地形模型??3、学生运用建立模型的方法,在课后制作地形模型。 观察图片思考分组讨论交流总结月球表面的特征指名读思考交流分组介绍画出模型图完成模型设计制作 调整展示分组介绍评价教师评价评选观察图片思考尝试设计制作 “原型的研究”环节是在学生确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