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回来的小水珠 教学目标: 1、能制定比较规范的研究计划来探究杯盖内的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2、通过实验、分析得到水蒸气遇冷凝结的结论。 3、通过实验、看图探究云、雾、雨、露的形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针对杯盖内出现的小水珠的事实敢于质疑,提出自己的大胆猜想,并能积极参与实验、分析,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 知识、能力 1 认识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 2 知道云、雾、雨、露是由水蒸气遇冷会凝结而形成。 3 进一步提高学生实验、观察、探究、分析、概括、表达等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 教学难点:知道云、雾、雨、露是由水蒸气遇冷会凝结而形成。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带盖的杯子(带盖的锅)一个、烧杯(玻璃杯)两个、培养皿(敞口容器如壶盖)两个、塑料袋一个、阔叶一片、冰块、温水、冷水和云、雾、雨、露的形成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导入: 我不仅是一个老师,还是一个魔术师,同学们相信吗?(演示并问答)出示:带盖的杯子。问:这是什么? 拧开盖问:里面怎么样?(空的)举起杯盖问:盖内有什么吗?(没有)将杯子里倒入适量的热水并盖好杯盖。质疑:过一会儿杯盖内就会变出一样东西,你们信吗?利用这个空隙,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上一节课学习的知识。 二、复习回顾 1、上节课学习的是什么?(不翼而飞的水) 2、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如:沸腾时水会迅速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水开前温度不断上升,水开后温度不变;在常温下水会变成水蒸气叫蒸发;蒸发的快慢与温度、通风程度、物体的面积有关;减少的水———不翼而飞的水———是由于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上一课同学们学到的东西真不少,我的魔术已经变好了,想不想看看老师变出了什么? 三、研究小水珠的由来 1、鼓励、猜测 拧开盖问,让学生近距离观察。问:盖内有什么吗?(小水珠)刚才有吗?(没有)杯盖里的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启发、鼓励学生讨论和大胆猜测…… 其实,我并不会变魔术,杯盖里的小水珠绝不是我变的。同学们猜测的是否正确呢?我也不敢贸然批判,必须通过实验、研究才能明白。你准备怎样研究这个问题呢? 2、学习制定实验计划 我们的研究计划 研究的问题 杯盖里的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的猜测 小水珠是 研究方法 用实验来证明我们的猜想…… 四、实验、填写实验记录 实验步骤: 1、在两个烧杯里倒入等量的温水。 2、在1号培养皿里倒入适量热水,在2号培养皿里倒入适量冷水。 3、分别将两个培养皿盖在2个烧杯上,观察培养皿底有什么现象发生。 4、引导观察,分析现象: 将两个培养皿拿起,一边让全体学生观察一边问:培养皿底部有什么现象发生? (1号培养皿底部几乎没有小水珠,2号培养皿底部有许多小水珠产生。)为什么1号培养皿底部几乎没有小水珠,2号培养皿底部有许多小水珠产生呢? 生:1、两个培养皿里盛的水不一样。(1号培养皿里盛的是热水,在2号培养皿里盛的是冷水。) 2、两个培养皿里盛的水不一样,两个培养皿的温度就不一样。 哪个培养皿温度高?哪个培养皿温度低?温度高的培养皿底部几乎没有小水珠,温度低的培养皿底部有许多小水珠产生。这个实验说明什么?杯内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到冷的杯盖可以变成小水珠的,像这种水蒸气遇冷会变回小水珠的现象叫做凝结。 实验记录: 培养皿内水的冷热 培养皿底出现的现象 1号 2号 实验结论 板书: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