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简单机械” 3.轮轴 备课教师: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实验小学 邹友生 一、教材分析: 在前面《生活中的“好帮手”》、《他能撬动地球吗》两课研究的基础上,学生已经知道一些简单机械可以省力和费力,从理论上可能会推理得出轮轴的省力与不省力的作用。但教材仍然按照“问题———实验———记录———结论”的编写思路设计,教学中要充分运用STEM方法教学。 二 、教学内容: 自主、主动认识轮轴的结构和特点,研究轮轴省力的作用,分析身边一些工具或用品在哪些地方应用了轮轴省力的作用。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轮轴的作用,以及轮轴在实际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 (1)提高实验能力(会做说明轮轴有省力作用的实验)、归纳概括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2)在探究过程中能与人合作,能清楚、简捷地进行表达和交流。感受轮轴的作用是有规律的。 3.情感、态度、 价值观: 增强科学兴趣和求知欲,以及探究精神,探究的兴趣和态度。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什么是轮轴?轮轴有省力的作用,在轮轴的轴粗细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难点:轮轴在的轴粗细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五、 确立的依据: 轮轴是本单元的重点要掌握的知识之一,学生通过学习轮轴的知识,知道轮轴使用的原理及其用途,并且通过学生们互相协作实验让学生获取结论:轮轴在轮上用力能省力;在轴粗细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的结论。 六 、教学用具: 教师准备:分组实验材料———支架、轮轴实验装置、钩码、测力计、木板课件等。 演示材料———自来水龙头、扳手、螺丝刀等。实物投影———辘轳、轮船舵轮、管道门、门的把手、摇把儿等。 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游戏活动引入: (1)今天我们要比一比谁的力气大,有谁愿意参选。 (2)关于这件事,你怎样来解释? (二)合作探究,新知学习 1.认识什么是轮轴及构造。 (1)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装置叫轮轴。这种简单机械由一个大轮和一个轴组成,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转动。(板书课题) (2)认识轮轴的轮和轴分别在哪?(课件出示不同的轮轴说明) (3)学生质疑。(启发学生发现,轮轴教具的作用,从而引出要探究的问题)(4)讨论: 本来力气大的却输了。由此推想轮轴可能有什么作用, 2.认识轮轴的作用:分别用有握柄和无握柄的螺丝刀紧螺丝。(分组实验一) (1)学生猜想。(启发学生推想使用轮轴可能会省力。) (2) 学生分组实验,汇报结果。指导学生归纳轮轴在轮上用力有省力的作用。 (3)师生小结: 以上实验说明 轮轴确实有省力作用。这就是说,在轮上加一个比较小的力,在轴上会有比较大的力。(板书: 省力) 3.认识轮轴省力多少与轮大小的关系:学生先实验后教师放视频(分组实验二) (1)谈话: 请同学们观察实验(2)和实验(1)这两个轮轴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发现这两个轮轴相同的地方是轴的直径一样,不同的地方是实验(2)轮的直径大于实验(1)轮的直径。) (2)讨论: 把这个比较大 的轮轴挂在支架上,按照51页实验的方法,进行实验,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记录在书上。(学生有了前面实验的基础,这个实验在完 成起来相对就容易一些。) (3)学生实验,汇报实验结果。(启发学生把实验(2)结果和实验 (1)结果进行比较,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在轴粗细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4)师生小结: 实验结果表明,用轮轴提取重物,在轴粗细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板书 轴粗细相同时 轮越大越省力) 4.认识轮轴的应用 (1)出示图片或实物及课件: 自制视频 ①轮是圆形的:汽车方向盘 、螺丝刀、改锥、 ②轮是直棍形的:自来水龙头、钥匙、 ③轮是摇柄的:手摇转笔刀、发动机手柄、自行车踏板 ④轮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