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镜子 [教材简析] 本课主要是利用熟悉的日用品———镜子,来探究光的反射现象。教材分四部分安排教学内容: 1.认识平面镜能成像及概念。通过“实际照镜子”的活动,调动起学生原有小时玩镜子的经验,融入探究的情境。 2.研究镜子的反光现象,主要是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活 动,发现平面镜的反射现象及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通过饶有趣味的“看镜子读字”“笔在五角星像中走”“镜子中的小汽车”等游戏活动,巩固对镜子成像特点的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4.了解平面镜的应用。 [目标预设]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表面越光,反射效果越好,知道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 (2)会观察、记录、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对平面镜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2)能够利用图画、语言对镜子成像的原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各种自然现象都是有规律的。 (2)乐于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意见。 [重点、难点] 重点:发现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及光的反射规律。 难点:运用平面镜的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 现代学习观充分重视实践活动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地发展价值。提倡"学以致用",通过创设既富有教学价值,又带又情感色彩地实际操作情景。让学生在其中动脑、动眼、动手、动口,从而强化学习成功,为他们带来快乐,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从问题开始,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其总的特征,可以概括为"活"和"动"两个字,"活"一方面表现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活动的生成性,课堂上实际所发生的一切不可能完全由教师所预设,学生在思维和行动上常常迸发出令教师意想不到的充满童趣的智慧火花;"动"表现为学生真正的动手动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不断地丰富和优化探究性教学活动的设计,而且在具体的教学中灵活地设计和取舍,组织好上面教学活动的每一个游戏,使探究性学习获得真正的成效。 本节课的设计是以学生为根本,以活动为载体,以探究为核心,并注重课堂的开放性,为学生、教材、教师之间连接了一条有机的纽带,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真刀真枪"的学科学、做科学、用科学,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教改新理念。 [设计思路] 为了突破本课教学难点,突出重点,采用“游戏探究”和“小组研讨”的教学策略。在学生获得大量的关于光的反射现象的认识后,请学生进行归纳,并在大家研讨的基础上,得出关于反光现象的一些规律:如光线是可逆的、物体的像与原物体左右相反、正立、对称等。这个规律的认识,不是教师强加于学生,而是学生经历“游戏探究———获得证据———归纳总结”这样的探究思考过程自行获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小故事。 二、新授 1. 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师]为什么地上的碎玻璃会亮闪闪? [生]反射……(板书:反射) [师]教室里还有什么物体可以反射?这些物体的表面有什么特点? [生]光滑…… [师]除了这些物体,其他物体能反射吗? [师]演示实验,其他物体也可以反射光。 [小结] 几乎每样东西都可以反射光,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 [师] 几乎每样东西都可以反射光,那么哪样东西反射效果最好呢? [生]镜子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照镜子。(板书:照镜子) 2. 探究镜子成像的特点 (1)照镜子 [师]活动一:照一照,出示实验目的和要求 (学生小组自由活动,教师巡视。) [师] 谁来介绍一下你的发现,其余同学可以补充。 [生] 交流发现 [游戏]请一位同学上台来演老师的像,老师做出动作,学生做出像的动作,再请两个同学来表演一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