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518177

3.2 地震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1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9次 大小:228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地震,教学设计
  • cover
地震 一、教材解析: 《地震》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地“地表在变化”单元的第二课,本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从地表的剧烈变化的地震现象入手,探索地球内部物质、能量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的方式及关系。而今天这节课主要讲的《地震》的内容,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用模拟实验感受地震给人类及生存环境带来的危害,能描述自己对地震给人类带来危害的感受。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科学课程的学习,对科学这一门课已经比较了解和熟悉,由于科学课上学习的内容非常贴近日常生活,所以大部分学生仍然对学习科学充满浓厚兴趣,能够比较主动地去学习,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都比较好。? 不足之处: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和有些探究活动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地震的现象,认识地震的成因,知道遇到地震时的逃生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学生掌握避震的技能,使学生学以致用,能解决身边“发生”的问题。 2.学会在学习过程中能提出问题、作出猜测通过建模实验来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奥秘的兴趣,渗透科学的自然观教育 四、教学重点 认识地震的产生 五、教学难点 认识震中、震级 六、教学准备 有地震和地震逃生的视频、地球剖面图、木片、阅读资料 七、教学时间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看视频,引出话题———地震(5分钟) 1.我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视频片段,非常的有意思,非常激烈,也很恐怖。你们怕不怕?那我们一起来看看 播放唐山大地震视频 2.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地震) 3.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地震,你们对于地震有哪些了解? 此处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提炼形成板书,要增加学生发言人数,要注意追问形成板书上的内容。 (震级、地壳运动、板块构造。。。。。。)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思维,获取学生关于地震前概念的相关知识 (二)运用策略阅读资料,推测地震的产生(20分钟) 1.你们对地震有这么多的了解,你们知道地震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生讨论回答,几位同学的说法对大家还是很有启发的,听他们来说说看。 2.恩,你们说得很好,我还找到了一些古代人他们是怎么认为的(出示古代日本人和古代印度人认为的)你能看懂吗?生答 3.现代科学家已经确定了地震其实跟地球本身是有关系的,但是地球很大,到底是哪一部分的运动导致地震的发生呢?我给你们带来了资料 (1)独立阅读资料,尝试推测地震是在地球的哪个部分发生的(文字或图画),并写出你的判断依据(不是资料中的内容不要写),并推测地震的成因。(4分钟) (2)同桌互换记录单,评价对方的推测(如果同桌毫无头绪,拿到空白记录单把你的想法小声跟他分享)(2分钟) (3)小组讨论,觉得谁的想法最合理,给出一个相对统一的意见,并最多提出一个疑问(4分钟) 3.地壳主要是由坚硬的岩石构成的,(出示桐木片,两只手抓住木片两边)如果这个木片代表着我们地球当中薄薄的地壳,当板块运动的时候,板块互相碰撞挤压会发生什么?(弯曲,断裂等等) 模拟地壳受到挤压,形成褶皱,最后断裂的过程(与学生对话中和让学生的动手实践中让他们明白地壳的断裂何时发生是不确定的) 4你们都感觉到了震动是不是,我们这个桐木片很薄很薄,可是我们的地壳岩石圈有那么厚,我们这个薄薄的木片断裂都可以产生震动,你们想一想如果是那么厚的岩石圈断裂会怎么样?(剧烈震动,响声,建筑物倒坍等等) 5.现在能说一说地震是怎么产生了吗?(挤压,褶皱,断裂) 设计意图:通过从古至今对于地震产生的分析为时间轴,让学生体会古人从最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