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开生物体结构的秘密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够使用显微镜观察部分细胞切片,并能作简单记录。 2.能根据所观察到的细胞结构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测。 情感 态度、价值观 1.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会合作。 2.认真地学习显微镜的使用,细致地观察不同的细胞切片。 科学知识 1.知道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知道细胞是构成大多数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3. 知道一些细胞的样子和功能。 科学 技术 社会 环境 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帮助人类揭示自然界的许多秘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习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难点 能根据所观察到的细胞结构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测。 【材料准备】 1.教师:显微镜和课件; 2.学生用:显微镜、切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种子到参天大树,从幼崽到成年,生物体在不断的长大。为什么生物体会长大呢?历史上曾经有许多人都想揭开其中的秘密,但一直都未能如愿,因为无法看到植物体的细微结构。 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首次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课件出示胡克老式显微镜),惊奇的发现软木切片中存在着一个一个 “格子”(课件出示软木已死细胞图)。由此,人类发现了植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揭开了生物体结构的秘密。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显微镜的世界去探个究竟! 二、新授: ㈠了解显微镜的构造 课件出示显微镜的各部分名称,学生初步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对照实物,教师讲解,进一步加深印象。 ㈡学习使用显微镜 1.刚才我们认识了显微镜的构造,怎样正确的使用它呢? 2.演示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配学生演示的图片) (1)取镜和安放:一手握住镜臂,另一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5厘米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一只眼注视目镜内,调节反光镜,使目镜视场内亮度适宜。 (3)调节:把所观察的标本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转动粗准焦螺旋,顺时针旋转,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注意: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长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玻片可上、下、左、右移动使视野中的物像为我们所要观察的图像。 (4)观察与记录:尝试用左眼对准镜内观察,右眼看桌面的记录本,并做好记录。 3.教师出示操作过程(安放一对光一上片一调焦一观察)一步一步的演示讲解,请组长跟着操作,为了避免调试显微镜的时候发生挡光现象,请把显微镜摆放在迎光面,同学们调试显微镜时要站在背光面,其他同学不要围观。之后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出示实验要求,指名读要求。 小组合作探究要求: 一、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认真阅读实验单内容及要求。 二、小组长安排小组成员操作及观察的顺序。 三、推荐一位会作图的同学记录观察结果。 四、完成实验操作后收好显微镜,坐端正示意。 五、派一位小组成员汇报:我们小组观察的是( )切片,看到的细胞形状是( )。 4.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操作。 实验一:学会使用显微镜 班次: 小组成员: 实验器材 显微镜、玻片标本 实验步骤 操作要点 取镜和安放 1.从镜箱取镜时,要用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显微镜一般要安放在实验台略偏左的位置; 2.安上目镜和物镜; 3.不要用手触摸镜头。 对光 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3.双手调节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至看到明亮的视野。 安装破片标本 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必须将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然后用压片夹夹好,使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观察 1.用左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使物镜尽量接近玻片,但不要触及玻片;2.左眼往视月镜,右眼睁开,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