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5686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永生的眼睛 6(语文a版)

日期:2024-05-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6次 大小:150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生的,眼睛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永生的眼睛 本课教材分析: 眼睛是人体的一个器官,我们拥有她,是多么幸福,多么方便,她是无法比拟的财富。当某个人失去生命时,尚好的眼睛如果能带给失明者以光明,那将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呀!这个人的眼睛也将得到永生,这又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呀!本文具有语言美、情感美,人物形象鲜明,文章刻画了让人难忘的形象:善良、心中有他人的父亲;有省悟能力、并付之于行动的“我”以及可爱、才华横溢的女儿。他们热爱生活、关爱别人的心,让人尊敬、让人感动、让人怀念,让人学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生词6个生字。    2.通过多种办法,解决不理解的词、句。    3.读课文,感知语言。初步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名言吗?谁给大家说一句?老师也喜欢名言,送给大家三句。(出示:毛主席说:“有的人死得重于泰山,有的人死得轻于鸿毛。”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谁能大声地给大家读读?(生读)相信你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这三句名言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情境入课:     前些天,老师在电视节目中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感人的故事。说的是34岁的电视台记者阿红因患癌症去世了,这是阿红清醒时留下的最后一段宝贵的声音。出示:“我要把自己这双眼睛,献给那些失去光明的人,让他们能够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她在清醒时留下的最后一封信里写道:“朋友,虽然我们从来没有见过面,但是我的生命在你的眼睛里延续着,祝福你,祝你好好保护自己的眼睛。”她的眼角膜成功的移植给了一位大学生和一位70多岁的老人。可想而知,这两位昔日的盲人,重见光明的那一刻,将会多么兴奋。生活将会多么美好。这样感人的故事也发生在琳达一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齐读课题。 三、读课文,学生字、感知语言:    1.自读。要求做到不漏读、不错读,不断句。想办法处理不认识的字。    2.指名读。教师指导朗读难以读通的的句子,引导学生正音(给予、挚爱、捐赠、盲童、热泪盈眶、屡次、遵从、振聋发聩、仍然),注意多音字“给”的读音。    3.再读,边读边画出生词。同桌互相当老师指导对方记忆难以记住的字或是笔画。    4.指名到黑板上写生字。    5.共同给生字组词,并写到黑板上,看能组几个词。(以此扩大词汇量)      听写词语、同桌校对:栩栩如生屡次况且签字移植昔日    6.选择其中的几个,回想课文内容,说一句或几句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话。    7.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上下文理解。同时边思考边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情境,并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 四、布置作业:    1.查阅有关眼角膜的资料。    2.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课文。    3.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 使学生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    2.对死后器官捐献的行为产生敬佩之情。    3.能够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语句的含义,培养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小书签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课文:    我们昨天已经读过了课文,谁来说说哪个情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我们穿过时间的隧道,回到1965年那个炎热的夏日。当时琳达只有14岁,母亲就不幸去世了,当警官来访,为了医院要取用母亲的主动脉瓣膜和角膜而征求父亲的意见时,琳达和爸爸的表现截然不同。快速的找一找相关的句子,用”――”画出琳达的表现,“浪线”画出父亲的表现。把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