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627040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 教案

日期:2024-05-0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8次 大小:5166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探究,质的,密度,教案
  • cover
5.2探究物质的密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 (2)会进行密度单位的换算。 二、过程与方法 (3)通过实验、测量、计算、分析和比较,发现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4)经历密度概念建立的过程,领会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通过实验探究,养成讨论、交流和互相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经历建立密度概念的实验探究过程,领会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理解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 难点: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及正确理解密度公式。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器材】 托盘天平、直尺、木块、铁块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新课引入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引导学生进行物体质量比较时,注意控制变量法。 【实验引入】 1、辨别以下物体分别是什么物质?说说其特征。 2、用手感受它们的轻重,体会它们所含物质的不同,质量也不一样。 【引出】 物体即使体积相同,因所含物质不同,质量也不一样。 【讨论】 “铁块的质量比木块大”是否正确? 颜色、味道、气味、弹性、磁性、导电性、导热性、硬度、密度…… 比较物体的质量,要确定两个因素:体积、物质。 控制变量法。 二、合作探究 收集猜想,组织活动探究。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辅导学生实验探究。 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数据,寻找规律。 归纳总结实验结论。 引出新物理量———密度。 简单介绍物理方法。 要求学生掌握密度公式,规范书写,理解含义。注意物理量符号。 强调物理属性,与特殊例子(气体)。 可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化除误解:ρ虽然是m与V的比值,但不随m或V的变化而变化。 阐述单位,读法、符号、规范书写。 引导学生进行单位换算,强调科学计数法。 一、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提出问题】 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之间可能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 【猜想与假设】 1、同种物质的物体,体积越大,质量可能越大。 2、相同体积的物体,物质不同,质量可能不同。 【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1、选取两块不同体积的木块与两块不同体积的铁块作为研究对象。 2、利用直尺测出所选物体的体积,利用托盘天平测出所选物体的质量。 3、比较物体的质量与体积关系,验证猜想。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取两块形状规则,体积不相同的木块,用托盘天平和直尺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体积。 2、取两块形状规则,体积不相同的铁块,用托盘天平和直尺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体积。 【记录数据】 研究对象 质量 m/kg 体积 V/m3 质量与体积之比 木块 6 10 0.6×103 12 20 0.6×103 铁块 79 10 7.9×103 158 20 7.9×103 【分析与论证】 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相同 的;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不相同 的。 【回顾】 “铁块的质量比木块的质量大”是错误的。 二、密度 【理解】 密度的定义: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了解】 比值定义法:用两个基本的物理量的“比”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 【熟记】 密度的公式: 【推导】 (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体积,ρ表示物质的密度。) 【注意】 密度表示物质的一种属性。(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相同物质,密度一般相同。) 【知道】 密度的单位:是由“质量单位”和“体积单位”组合而成的。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符号是kg/m3或kg·m-3。密度单位还有克/厘米3,读作“克每立方米”,符号是g/cm3或g·cm-3。 【换算】 1kg/m3= 10-3 g/cm3 1g/cm3= 103 kg/m3 过程: 【例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