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模板 学校: 授课年级: 二年级 授课教师: 课题 1.推拉游戏 指导思想 理论依据 依据课标和学生认知能力,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学情背景 分析 作为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讲,本节课是学生认识力的第一节课,学科认识尚没有完全形成,更无从谈起科学兴趣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故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和简单实用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灌输。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科学的思考习惯,逐步养成设疑、分析、探究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以及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知道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感受推力与拉力的作用效果。 2.科学探究:通过“推手”、“拔河”游戏,观察、体验推力、拉力的作用效果,通过对更多推、拉活动的感受与体验,运用比较、分析等思维方法,归纳出推力与拉力的相同与不同。 3.科学态度、STSE: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建立力与改造自然之间的关联。 教学重 难点 重点:体验并感悟用力的感受,并分析推力与拉力的相似与不同。 难点:分析推力与拉力的相似与不同;安全、有序的教学组织。 教学资源 手段和方法 教学资源:拔河用的小木棍、弹簧、皮筋,乒乓球、木块及相关课件等 教学方法:游戏体验,问题,举例,探究合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5ˊ) 让学生上台演示推和拉使物体运动,导入新课。 讲游戏要求:1认真听游戏方法,仔细体验尝试找感觉,2积极思考问题,大胆发言。3裁判说开始,才能开始,裁判说停立即停止游戏,比一比看哪一组最遵守游戏规则和课堂纪律。 抽学生上台演示用推和拉的方法使木块动起来,其他学生认真观察;全体学生认真听要求,按要求进行游戏,探究合作学习 设疑导入新课,开发学生探究思维;讲清游戏要求,明确裁判职责,约束课堂纪律。 讲授新课(10ˊ) 1.“推手”游戏 (1)讲解游戏规则: 要求:裁判宣布开始后,两人同时用力推对方,比一比谁更有力气。一组停止换另一组游戏,时间一到,立即停止游戏并归位。 (2)分组游戏。 (3)交流:在这个游戏中,你有什么感觉? (4)小结:我推它,它也在推我!推手游戏感受到的这种向外推的力叫推力。 2.“拔河”游戏 (1)讲解游戏规则: (2)分组游戏。 (3)交流:在这个游戏中,你又有什么感受? (4)小结:我拉它,它也在拉我!拔河游戏感受到的这种拉向自己的力叫拉力。 四名同学演示后,全班同学在老师和裁判的组织下有序的进行游戏;回答问题,你胳膊的感觉(胳膊疼,酸等,推向对方的力———推力;向自己方向拉的力———拉力); 示例聚焦 通过游戏,使学生参与活动体验感知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重证据,愿倾听、分享,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合作的能力,语言描述能力等 讲授新课(10ˊ) 3.感受生活中的拉力和推力。 (1)拿出一根弹簧,两手用力向外拉开,感受拉力。 (2)准备一个纸箱子,用力推使纸箱子移动,感受推力。 (3)同桌间交流:你还在什么情况下用到了推力和拉力?(最好是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 (4)我做你猜 交流:推手和拔河两个游戏是同学(人与人)之间的作用力,拉弹簧,推桌子是什么和什么之间的作用力?你还能举出第三种吗?牵引车(物与物)举了这么多生活中推力和拉力的例子说明什么问题?推力和拉力都是常见的力。 学生回答(拉力和推力是常见的力) 学生列举生活中的推力(关门、关窗户、关抽屉、关冰箱、推购物车等);学生列举生活中的拉力(拉行李箱、拉帘子、开抽屉等); 同桌间,一个比划,一个猜,积极思考,大胆想象,解决问题。 类比举证 通过体验,观察,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