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649193

北师大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二 6.2.1 -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原材料 课件(共16张PPT)+教案+学案.docx

日期:2025-05-22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8890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北师大,学案,教案,PPT,16张,课件
    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原材料 【学习目标】 1.明确变异的类型。 2.理解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 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寻找证据———阅读 阅读课本P116-117页资料,根据阅读获得的信息,思考下列问题: 1.家鸽的嗦囊只是通过杂交出现的吗? 2.家鸽所产生的各种变异,是否都能遗传给后代? 3.生物的各种形态变异,对生物进化有什么影响? 二、知识巩固 1.达尔文在《动物和植物在家养条件下的变异》一书中写道:家鸽有很多品种,而且不同品种的家鸽形态特征各异,如信鸽、扇尾鸽、球胸鸽、凤头鸽、喇叭鸽等均有独特的外形。经过长时间的人工杂交和选育,家鸽的品种日渐繁多。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选项能够为家鸽选育提供原材料的是( )。 A.人工筛选 B.环境因素 C.突变和重组 D.家鸽孵卵 (2)关于家鸽体内能发生的突变,下列叙述最准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C.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D.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3)家鸽在演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全部变异类型,是否都能存活并被人类保留下来,为什么? 2.镰状细胞贫血的致病机理是决定血红蛋白的一段基因序列中的一个密码子由GAG变为GTG,导致单个氨基酸变化。研究表明,镰状细胞的缺氧可导致入侵红细胞的疟原虫死亡。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该遗传病的致病机理,镰状细胞贫血属于哪种遗传变异? (2)在一些疟疾多发的地区,镰状细胞贫血患者却能得以幸存,从基因变异对环境适应角度,解释这一现象。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原材料 【教学目标】 1.明确变异的类型。 2.理解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家鸽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有的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有的仅仅是环境影响所致。究竟哪些变异能对生物进化发挥作用呢?变异在进化过程中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呢?(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寻找证据———阅读 阅读课本P116-117页资料,根据阅读获得的信息,思考下列问题: 1.家鸽的嗦囊只是通过杂交出现的吗? 2.家鸽所产生的各种变异,是否都能遗传给后代? 3.生物的各种形态变异,对生物进化有什么影响? 每个学生先自己独立完成,然后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各组代表回答上述问题。教师点评。 1.家鸽的嗦囊只是通过杂交出现的吗? 短时间内,养殖家鸽就能培育出多个品种的家鸽,说明“嗦囊”这一性状并非是由杂交产生的。 可遗传的变异: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2.家鸽所产生的各种变异,是否都能遗传给后代? 家鸽所产生的各种变异中,只有遗传物质改变所引起的变异,才可能遗传给后代。 通常仅仅由环境改变导致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给后代的。 不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归纳: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其中可遗传变异包含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三种类型。 通常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等可遗传的变异将赋予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优势。 突变的特点:突变数很大、随机、不定向;基因重组的结果:产生更多可遗传变异、不定向。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定向改变生物。构建模型:突变→新的等位基因→通过基因重组产生多种基因型→种群中出现大量的可遗传变异→变异是不定向的→定向的自然选择使得种群中的不利变异被淘汰,有利变异逐渐积累。 展示“加拿大底鳉的乳酸脱氢酶等位基因LDH-Bb出现比例随温度和纬度变化曲线”图,师生共同分析该等位基因与温度环境的关系。 教师提出问题:基因突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