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743608

3.1.1 一元一次方程课件(31张PPT)

日期:2024-06-05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159599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3.1.1,一元,一次方程,课件,31张,PPT
  • cover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3.1.1 一元一次方程 2020年秋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精品课件 学 习 目 标 1 3 知道什么叫方程,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 弄清楚方程的解的意义,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 2 通过类比数的运算,探究合并同类项的方法,从中体会“数式通性”和类比思想 新知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见过像2x=50,3x+1=4,5x-7=8这样的简单方程,那么它叫什么方程?方程有什么作用?怎样列方程和解方程呢?这是本章要研究的主要问题,这节课我们通过具体问题感受方程这一重要数学工具的作用. 知识点1 列方程 问题 一辆客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A地出发沿同一公路同方向行驶,客车的行驶速度是70 km/h,卡车的行驶速度是60 km/h,客车比卡车早1 h经过B地. A,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 你会用算术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km) 新知讲解 A B 客车 卡车 解:设A,B两地间的路程是 x km, 客车从A地到B地的行驶时间可以表示为: 卡车从A地到B地的行驶时间可以表示为: 因为客车比卡车早1 h经过B地,所以 比 小1, 即 . 用算术方法解题时,列出的算式只能用已知数. 而列方程时,方程中既含有已知数,又含有用字母表示的未知数. 这就是说,在方程中未知数(字母)可以和已知数一起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列方程时,要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 通常用x,y,z等字母表示未知数,法国数学家笛卡儿是最早这样做的人.我国古代用“天元、地元、人元、物元”等表示未知数. 知识点2 一元一次方程 例1 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1)用一根长24 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 列方程 4x = 24. (2)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 h,预计每月再使用150 h,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 h? 解: 设x月后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2450 h,那么在x月里这台计算机使用了150x h. 列方程 1700 + 150x = 2450 (3)某校女生占全体学生人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 解:设这个学校的学生数为x,那么女生数为0.52x,男生数为(1-0.52)x. 列方程 0.52x-(1 - 0.52)x= 80 观察上面例题列出的三个方程有什么特征? (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x, (2)未知数x的次数都是1, (3)整式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等号两边都是整式, 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归纳 上面的分析过程可以表示如下: 实际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 设未知数 列方程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知识点3 方程的解 列方程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利用方程可以求出未知数. 上面例题中的三个方程,可以发现, 当x=6时,4x的值是24,这时方程4x=24等号左右两边相等. x=6叫做方程4x=24的解. 同样的,x=5时,方程1700+150x=2450等号左右两边相等, x=5是方程1700+150x=2450的解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 思考 x =1000和x =2000中哪一个是方程0.52x - (1 - 0.52)x = 80的解? x=2000 巩固练习 练习: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列出方程: 1.环形跑道一周长400 m,沿跑道跑多少周,可 以跑3 000 m? 解:设沿跑道跑x周, 400x = 3000 2.甲种铅笔每支0.3 元,乙种铅笔每支0.6 元,用9 元钱买了两种铅笔共20 支,两种铅笔各买了多少支? 解:设甲种铅笔买了x支,乙种铅笔买了(20-x)支, 0.3x+0.6(20-x)= 9 3.一个梯形的下底比上底多2 cm,高是5 cm, 面积是40 cm2,求上底. 解:设上底为x cm, (x+x+2)×5 = 40 4.用买10个大水杯的钱,可以买15个小水杯, 大水杯比小水杯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