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音之乐》教学设计 ———欣赏《小放驴》《行街》 教学内容 1、了解“八音”的种类及相应的乐器,并听辨其音色。 2、欣赏《小放驴》《行街》。 3、演奏:打击乐合奏。 教学目标: 1、运用讲解、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在了解“八音”及其乐器组成的基础上感受主要乐器的音色。 2、能够积极感受、体验民族乐器的音色,加深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3、参与音乐活动,体会两首乐曲的不同风格,增强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认识,了解及喜爱。 教学重点: 1、掌握“八音”的基本含义,并能说出相应的乐器名称,听辨有代表性的乐器音色。 2、听辨江南丝竹及河北吹打乐两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教学难点: 如何分辨两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用这样四句诗来形容一件乐器的音色之美: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他所描写的是什么乐器的音色?你还知道哪些民族乐器? 二、新课。 1、选择题: “八音”是指:A、八种材料 B、八种乐器 C、中国古代八种材料制成的乐器及其演奏形式。 2、“八音”是中国古代用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等八类材料制成的乐器的统称。后来人们将民间乐器的演奏形式也称八音。 3、分别介绍“八音”,听辨相应乐器的音色。 4、按照演奏方式来分组: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拔乐器、打击乐器。 5、欣赏江南丝竹乐《行街》。 6、欣赏河北吹打乐《小放驴》。 7、比一比。 乐器配置 音乐风格特点 吹打乐 打击乐器、 吹管乐器 音响钢强、演奏风格粗犷,善于表现富有气魄、威武雄伟的场景和热闹的情绪。 丝竹乐 拉弦乐器、 吹管乐器 清新秀丽、曲调流畅,善于表现温婉秀丽的山水风光、人文景色,富有情韵。 8、实践与活动:打击乐合奏。 9、欣赏民族管弦乐《花好月圆》。 三、小结。 我国是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民族乐器的发展历史悠久。民族音乐浩如烟海,种类纷呈、风格各异。让我们继续传承音乐文化,去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吧。 四、课后反思:通过本课教学,学生了解“八音”的种类及相应的乐器,,使学生对我国的古代民族乐器和民族音乐有了一定的印象。本节课开篇我运用白居易的古诗《琵琶行》中四句诗描写琵琶音色之美,配合琵琶独奏《琵琶语》让学生猜是什么乐器,充分提起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新课,在学习“八音”的基本含义后,分别介绍八音相应的乐器,听辨有代表性的乐器音色,并能够听辨其中几种乐器的音色。学生能够很认真的学,引导学生归纳出吹、拉、弹、打各类乐器的基本音色特点,通过欣赏江南丝竹乐《行街》,河北吹打乐《小放驴》,我采用讲解、分析、对比、探究学习方法来分辨两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使会运用打击乐器创造热闹的氛围。最后欣赏民族管弦乐《花好月圆》加深学生对民族乐器音色的印象,提升学生审美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在本节课中教师应加强语言的组织能力,学生的表现基本达到了预设的效果,整堂课的氛围符合艺术教学的要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