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787025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3.7 画出立体感、空间感岭南版

日期:2024-05-20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27576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3.7,画出
  • cover
《画出立体感、空间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透视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课题,它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是美术与科技的结合体。本课主要学习透视最基本的知识:平行透视、成角透视以及近大远小、近高远矮、近实远虚的透视现象。教材从范画讲解开始,引入到两种基本透视,通过感受生活中的透视现象来理解透视的基本特征。教学中用到大量的图片和范画,力求从图片和画作中归纳出透视的现象,少讲抽象的概念,因为图片是最好的、最直观的概念。做到由浅入深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透视,应用透视。 教学对象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绘画从感性慢慢转入到理性,加上懂得了一些美术基础知识,所以对于透视这种课题还是能基本理解的,只是在应用透视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所以这需要老师在辅导的过程中协助学生去解决。学生的课堂纪律、课堂学习气氛及基础技巧等还是不错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学习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的基本知识与原理。(2)基本理解物体的立体感和前后的空间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实际生活,观察各种透视现象,理解透视的基本特征。 (2)运用所学的透视知识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前后的空间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观察、体验、理解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学会体验空间感。 (2)养成留意观察周围环境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热忱、细心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透视的基本方法,以及近大远小、近高远矮、近实远虚的透视原理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教学难点: 对透视方法的理解以及对透视原理的运用,同一幅画里不同透视的运用。 教学准备: 示范用的绘画工具,实物石膏几何体,范画、实物透视图,课件,视频,音乐等。 学生准备: 收集课题有关的图片(几何形、静物、景物等)、绘画用的工具。 教学过程: 一、评画导入,激发兴趣 1、老师画出物体从平面到立体的过程。 2、学生对老师的画进行评价。 师问:同学们,觉得老师画得怎么样?喜欢平面的?还是立体的?为什么?想不想也画出有立体感的物体? 生答。 师问:那我们一起来学习《画出立体感、空间感》这一课吧!(以PPT导入课题。) 让学生打开课本第16页第七课《画出立体感、空间感》进行欣赏学习,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老师绘画的评价,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加深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较自然地引出课题。) 二、欣赏分析,感知透视 1、画出正、侧两个不同的立方体,让学生说出不同的地方。 2、引出两个最基本的透视———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3、分别讲解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提问学生分析两种透视的不同点,说出各自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透视,出示两种透视的制作图,让学生更好、更直观地理解透视,感受两种透视的不同角度。) 4、欣赏生活中的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5、小练习:出示《林荫道》和凡.高的画作《寝室》。 师问:两张画分别用了什么透视?怎样能看出来? 生答,师小结。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出两个不同的立方体,学生能有更好的理解,用大量的图片来帮助理解透视,这样学生就更容易明白,也避免了讲太多难懂的概念。加上小练习,也能推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读图分解,总结规律 1、出示小运动员的照片,把小运动员分解出来。 师问:同学们,照片中三位小运动员排列有什么变化? 生答,引出透视现象一:近大远小。 出示第二张照片,理解柱子的变化。 师问:同学们,照片中的柱子有何特点、变化? 生答,引出透视现象二:近高远矮。 第三张照片理解。 师问:照片中的牌坊是怎样排列的? 生答,引出透视现象三:近实远虚。 小结归纳出透视现象大体有:近大远小、近高远矮、近实远虚。 4、欣赏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理解、自主分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