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动的方式 教材分析 《运动的方式》是苏教版科学四下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中的第三课;在学生了解运动的概念以及学会分析运动快慢的基础上,本课以认识物质的性质和事物的相互关系为主,从引导性探究逐步过渡到指导性探究,让学生了解运动方式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个复杂的运动可能包含着一种以上的简单运动,体会到运动的复杂性,为以后进行具体运动的探究作铺垫。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物体运动的方式是各种各样的,能按运动的轨迹给运动分类。 2、知道同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 3、知道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式。 2、会描述分析同一个物体运动时,同时具备的几种运动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运动的简单性和复杂性,认识到复杂的运动是由简单运动组合而成的。 教学重点: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并分类。 教学难点:分析一个运动物体的复合运动方式。 教学准备 : 木块、纸风车、单摆装置、易拉罐、钢尺、乒乓球 教学过程: 一、由玩入境,初步感知物体的运动方式 1、出示纸风车 (1)课件出示纸风车问:知道这是什么吗?(生答) ?(2) 师:(出示自制纸风车)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纸风车,谁能让这个纸风车动起来?(点名演示) 2.其余学生仔细观察,思考: (1)这个纸风车是怎样运动的? (2)它的运动轨迹是怎样的?(用手比一比) (3)你能把它的运动轨迹画出来吗? 谁能用手比划出风车转动的路线呢? 学生用手比划风车转动的路线,根据比划的手势用线条加箭号的方式画出风车转动的路线图。 (学生尝试画图)指名画图,师指导。 外围的一圈表示 风车运动的路线,箭头代表示风车运动的方向。 解释说明:由于风车转动是绕着它的中心点作360度的旋转运动(边说边演示:在风车的中心标注一个红点)因此还要在这幅路线图的中心加上一个小圆点。 小结:看来只要大家认真观察,根据比划的手势用线条加箭头的方式就能画出物体简单的运动路线图。 师:生活中有很多物体会像纸风车一样动起来,这些运动的物体它们的运动方式一样吗?(生答)今天这节课,我们将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来认识物体的运动方式。(PPT出示课题) 二、自由研究,定向了解物体的运动方式 1.教师:刚才玩的是玩具,小朋友们有了不少发现,老师这还有几种简单的材料(出示小木块、易拉罐、钢尺、纸风车、乒乓球、单摆装置),你们想不想玩? 学生的情绪被调动后,教师让学生小组交换一下意见,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几种材料来研究。 (学生选取材料) 2.教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你们要研究的材料,想一想,怎样可以让它们运动起来? 学生小组交流一会。 3.教师:马上我们就要研究了,你们觉得在研究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小组成员要分工协作,仔细观察,做好记录等等。 课件出示研究要求:(指名读一读研究要求) ①按照表格内容进行汇报; ②研究时,边观察物体运动,边用手势比划出它的运动路线; ③根据比划的手势画出物体简单的运动路线图。 4.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师适时指导,做学生探究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 5.学生汇报探究结果。 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探究结果?(PPT同时出示,按照学生汇报填写)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小组的探究结果,可以给物体的运动方式起名,可以用笔画出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得出物体运动的几种方式。 (PPT出示) 木 块 → 移动 → 纸风车 → 转动 钢尺、乒乓球 → 振动 单摆 → 摆动 实践应用,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式 1、让学生观察大屏幕上运动方式的例子,让学生自己试着按运动轨迹将其分类。(书上32) 2、适时总结: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