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826354

4.2 大学之道 4.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课件(共41张PPT)+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1次 大小:16885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练习,PPT,41张,大学,课件,之心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课后篇一起巩固 随堂演练 一、夯实基础(22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致知在格物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B.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庶人:指一般人。 C.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怵惕:惊骇、恐惧。 D.犹其有四体也   四体:四肢。 答案B 解析庶人:指平民百姓。 2.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由是观之        是非之心 B.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非有仲尼、墨翟之贤 C.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而青于蓝 D.自贼者也 贼其君者也 答案D 解析A项,这;对的,正确的。B项,不是;无。C项,到;比。D项,都是“伤害”的意思。 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 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B.谓其君不能者 C.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D.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答案A 解析A项,“内”同“纳”。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3分)(  )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B.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C.知止而后有定 D.不足以事父母 答案B 解析A项,明:形容词作动词,彰明。C项,止:动词作名词,目标所在,要达到的“至善”境界。D项,事:名词作动词,侍奉。 5.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A.义,人之正路也 B.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C.五谷者,种之美者也 D.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答案D 解析A、B、C三项与例句都是判断句,D项为状语后置句,也是省略句。 6.“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下列对“止于至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B.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D.只有做大事,才能达到至善 答案D 解析“止于至善”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追求“至善”要求我们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因此A、B、C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项说法错误。 7.下面的四则材料体现出同为儒家圣人的孔子与孟子在处世态度上的细微区别。你更推崇谁的处世态度?写一段话来阐明自己的理由。(要求:不少于60字)(4分) ①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 ②子谓颜渊曰:“用(任用)之则行(施展抱负),舍之则藏(退隐),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③孟子曰:“得志,与民由(分享,为百姓服务)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滕文公下》) ④孟子曰:“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 答案示例(1)我更推崇孔子的处世态度。孔子希望在自己得到重用时施行主张,而在自己得不到重用时,就选择韬光养晦、安贫乐道甚至归隐,更能体现出文人的尊严与操守。 (2)我更推崇孟子的处世态度。孟子有平治天下的雄心壮志,希望自己得到重用,把主张推广到天下。他更有舍我其谁的自信与担当,即使不得志也能坚守主张,独自践行。 解析此类题可先对四个语句进行疏通,然后概括出孔子和孟子的观点,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阐释即可。由①②可得出孔子的观点:在自己得到重用时施行主张,而在自己得不到重用时,就选择韬光养晦、安贫乐道甚至归隐。由③④可得出孟子的观点:要有平治天下的雄心壮志,希望自己得到重用,把主张推广到天下。然后从孔子的尊严与操守和孟子的自信与担当角度分析。 二、课内阅读(17分) 阅读《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一文,完成第8~11题。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