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831789

初中语文课内课外阅读《百合花》3课时课件(共40张PPT)+教案+原文

日期:2024-04-3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98次 大小:217243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初中,教案,PPT,40张,课件,语文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百合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及作者。 2、熟读课文,掌握词语,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3、初步感受人物的特点及品质。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掌握词语,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人物的特点及品质。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查阅写作背景及作者的相关资料。根据书下注释,理解词语,熟读课文。 教学建议: 《百合花》是一篇内容丰富,人物形象鲜明的小说,有很多值得分析的地方,因此第一课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一、了解作者,特别是写作背景。学生对战争中大场面的悲壮了解得较多,这主要是从平时的各种信息资料中获得的。对于人性美中的细节则缺乏更多的了解,教师可以补充相关资料做适当铺垫,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二、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划分层次结构,概括文章中的几个主要事件,梳理事件的发展变化。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导入:一个有成就的作家,他的作品总有其独特的风格;而这种独特的风格又总是在其代表作中得到清晰、完美的反映。小说《百合花》是她的代表作,享有盛誉。风格清新、俊逸。今天,让我们一起细细咀嚼,体会其中的佳妙。(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茹志鹃,女,1925年参加新四军,1955年转业到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任《文艺月报》编辑。1958年3月,在《延河》上发表了著名作品《百合花》,标志着她艺术风格开始形成。这篇“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曾被茅盾誉为当时最使他满意和感动的一篇作品,赞赏这篇小说具有清新俊逸的艺术风格,是“静夜的箫声”。《百合花》是茹志鹃前期的代表作。她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她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一刹那里,便能胆肝相照,生死与共。”所以,《百合花》是她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 通过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提取信息,对写作背景及作者有充分的了解。 (三)字词:珠烁shuò晶莹 间jiàn歇 撂(liào)??张皇 讷讷(nènè)??忸怩(ni?ní)??憨憨(hānhān)??执拗(niù)??髻(ji)??尴尬(gāngà)??讪讪?(shànshàn)?瞅?(ch?u)??挟(xié)??嬷嬷(mómó)??鹿砦(zhài)??虔诚(qián)??磕磕绊绊(kē)??半晌shǎng 踌躇 附fù近 嘟哝 活泼pō 憎zēng恶wù 莫名其妙 氛fēn围 劈pī手珠烁晶莹:像珍珠一样闪亮,光亮而透明。张皇:慌张,惊慌。讷讷:形容说话迟钝。讪讪:形容说话不好意思,难为情的样子。鹿砦(zhài)??:军用的一种障碍物,把树木的枝干交叉放置,用来阻止敌人的步兵或坦克。莫名其妙 :说不出其中的奥妙。指事情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名:说出。劈pī手:指出手迅捷。形容手的动作异常迅速,使人来不及防备。 学生课前预习。课上以学生解释为主,教师适时点拨。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划分段落第一部分(1-24):写通讯员送“我”去前沿包扎所。 第二部分(25-45):写通讯员和“我”一起向新媳妇借被子。 第三部分(46-54):新媳妇和“我”一起在包扎所救护 第四部分(55-60):写通讯员为了保护担架员壮烈牺牲,新媳妇给他缝衣服,并执意将自己的被子盖在通讯员的身上入殓。 学生熟悉文本,了解文章层次。 板书设计: 百合花 茹志鹃 开端?→ 通讯员带“我”去包扎所  发展?→ 新媳妇借给我们被子 继续发展?→ 新媳妇和“我”一起在包扎所救护 高潮和结局?→ 新媳妇给通讯员缝衣并执意献出新被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语句,分析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我”的作用。 2、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3、体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