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20.《一天的天气》教学设计 2020年7月16日 20.《一天的天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气温、降水、降水量有关天气的概念,认识到同一时段内不同环境下的气温是有差别的,归纳总结出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 2.知道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来描述。 3.明确比较降水量方法和单位。 科学探究目标: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利用百叶箱、风力风向仪、雨量器测量并记录一天的气温、风力风向、降水量,能汇总整理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一天的天气情况表现出强烈的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了解百叶箱、风向仪和雨量器等常见测量天气的工具和仪器。 【器材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音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 在进入本课之前,我们一起看一下济宁的天气预报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是前天的天气情况。老师考考大家,看看谁获取的信息多,播音员播报了哪些方面的天气情况呢? 生:温度 生:风向、风力、降水量 师板书 20课《一天的天气》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测量和记录一天中气温。 1. 教师:刚才有的同学提到了温度,那一天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呢? 谁愿意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的回答都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其实同学们所说的温度在科学上称为气温。空气的冷热程度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 2.为了研究一天之内气温变化的具体情况,我们往往要测量和记录从早到晚每隔一段时间的气温,我们应该怎样测量气温呢? 师:在室外空旷、空气流动良好、不受太阳直射的情况下测量气温,一般利用百叶箱和气温计测量气温。 那百叶箱是怎样使用的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视频,请看大屏幕: 课下根据气温记录表,以小组为单位两小时测量一次,记录一天内气温变化情况。 活动二:整理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记录,气温变化规律。 (1)提出问题:如果一天的气温都已测量并记录,我们应该怎么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 (2)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哪个小组来汇报你们的方法? 教师小结:为了更好的研究和展示一天的气温变化情况,我们可以把气温绘制在折线统计图上。这是老师昨天记录的一天气温变化情况,通过折线统计图你能发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是什么? 师:同学们观察的都很仔细,一天中,早晨气温比较低,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温会逐渐升高,到了下午或晚上,气温会慢慢降低。 活动三:观测风向。 在刚才的天气预报中播音员还提到了风向,其实风也是描述天气必不可少的一方面,那什么是风向呢? 教师小结:风吹来的方向叫做风向,从东边吹来的风叫东风,从西北边吹来的风叫西北风。我们可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同时风力有大有小,我们可以用一首风级歌来了解不同风力的大小。我们有专门测量风向的仪器—风向标,课下同学们了解一下风向标使用方法。 活动四:记录降水量。 刚才同学们提到了降水,怎样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呢?在科学上一般使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的多少。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视频,请同学们了解雨量器的使用方法。 活动五:描述一天的天气。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知道了气温、风力、风向、降水量、云量等,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描述今天的天气吗? 同学们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准确的描述出了今天的天气,看来同学们做到了学以致用。 其实,咱们国家为了更准确的预报天气近年来发射了很多先进的气象卫星,让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 作业:课下同学们可以自制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 【板书设计】 一天的天气 气温 风力 风向 降水量 云量(
课件网) 20. 一天的天气 20. 一天的天气 活动过程 风力 风向 温度 降水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