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846044

1.4—2西汉与东汉—文化 经典题同步卷(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4次 大小:226285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解析,原卷版,同步,经典,文化,东汉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西汉与东汉—文化 1.(2019·北京高考·13)《诗》 (?http:?/??/?www.21cnjy.com?)《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诸子“百家争鸣” B.始皇帝焚书坑儒 C.汉武帝独尊儒术 D.司马迁撰《史记》 2.(2019·新课标全国Ⅱ (?http:?/??/?www.21cnjy.com?)卷高考·25)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21教育网 A.王国势力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3.(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 (?http:?/??/?www.21cnjy.com?)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4.(2015·江苏单科·3) (?http:?/??/?www.21cnjy.com?)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 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 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 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 5.(2014·上海单科·5)儒学成为官学是由哪位思想家的主张直接促成的(  )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6.(2014·江苏单科·1)在对天、君、民 (?http:?/??/?www.21cnjy.com?)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7.(2014·海南单科·2)“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  )21·cn·jy·com A.礼制观念淡化 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 C.崇尚法家思想 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8.(2014·全国新课标 (?http:?/??/?www.21cnjy.com?)卷Ⅰ文综·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2·1·c·n·j·y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9.(2013·福建文综·14)《春秋繁 (?http:?/??/?www.21cnjy.com?)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10.(2013·重庆文综·1) (?http:?/??/?www.21cnjy.com?)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该是(  ) A.韩非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11.(2013·海南单科·7)下列中国古代科技著作中,成书于汉代的是(  ) A.《本草纲目》 B.《齐民要术》 C.《九章算术》 D.《石氏星表》 12.(2010·北京文综·1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