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865659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六课 健康上网快乐多 北师大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1次 大小:1920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六
  • cover
健康上网快乐多 1教学目标 1.了解网络的利与弊,认识到不健康上网方式对学生的危害。读读记记《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树立上网的良好心态。 2.利用好网络资源,让它成为对自己有利、促使自己进步的工具,做到科学、健康、安全上网。 2学情分析 1.对于上网,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基本上都会上网,熟练上网的比率也越来越高,且男生多于女生。 2.上网的目的,主要是玩游戏、交朋友、聊天,其次才是阅读或查资料,高年级一部分学生也有意或无意地进入过黄色网站。 3重点难点 认识网络的利与弊,做到科学、健康、安全上网。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健康上网快乐多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有关正确使用网络的问题。上过网的同学请举手;玩过网络游戏的请举手;有网名的请举手;有网友的请举手。上网有什么好处呢?有坏处吗? (二)认识网络的利弊 1.那么中小学生上网:弊大还是利大?我们按座位分成两队,进行一场小型的辩论赛。我们的辩题是《中小学生上网:利大还是弊大》。一二大组为正方,所持观点:中小学生上网利大。三四大组为反方,所持观点:中小学生上网弊大。(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支持观点的资料,注意有观点,有事例。) 老师现场采访同学:经过刚才的辩论,你的感受是什么?(提示学生可举实例,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来谈谈网络。) 2.教师提问:你知道网络中还有哪些陷阱? 3.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辩论认识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给人们提供信息的同时,亦把危害带给了人们,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危害。 (三)认识网络成瘾的特点和危害 互联网(Internet)这种高科技时代的新兴媒体对方便人们学习、研究、工作和娱乐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应该正确对待。过于痴迷网络就会患上“互联网成瘾综合症”简称“网瘾”。 1.青少年网络成瘾成为家庭、学校、和全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网络成瘾有哪些特点和危害呢?默看教材第四部分———网络成瘾。 2.课件展示沉迷网络的漫画。 3.出示青少年上网调查报告。 4.下面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内容,这些都是因为过于迷恋网络而造成的悲剧: 课件展示 案例1: 2005年一名沉迷于网络游戏虚拟世界的13岁男孩小艺(化名),选择一种特别造型告别了现实世界:站在天津市塘沽区海河外滩一栋24层高楼顶上,双臂平伸,双脚交叉成飞天姿势,纵身跃起朝着东南方向的大海“飞”去,去追寻网络游戏中的那些英雄朋友:大第安、泰兰德、复仇天神以及守望者。 案例2:2004年3月31日上午9点33分,重庆沙坪坝区回龙坝镇中学初一(5)班的三名学生罗华、熊海和王东逃学后,他们在离开学校的48小时内,就在一家网吧里玩了大约44个小时的 “传奇”游戏,其中熊海连续沉湎电脑游戏达3个通宵。三人走出网吧后,在极度困乏的情况下,他们竟躺在火车铁轨上睡觉,结果导致熊海和王东被疾驰而来的火车碾死,罗华滚下铁轨侥幸逃生。事后,罗华对记者说:“如果不是在网吧玩昏了头,我的同学一定会被火车惊醒,他们绝不会死!” 案例3:北京中学生张某(13岁)、宋某(14岁),刘某(12岁),经常逃学在网吧玩。一次,他们因在北京“蓝极速”网吧中与服务员发生纠纷,为报复而购买汽油于2002年6月16日凌晨二点多纵火。由于“蓝极速”网吧非法经营,半夜里仍有大批学生在网吧玩乐,又无消防设施,共造成24人死亡,13人受伤,这就是震惊全国的北京“蓝极速”网吧纵火案。北京“蓝极速”网吧的一场大火吞噬了24条年轻的生命,纵火犯刘某、宋某、张某均是未成年人。因此,网络的危害性被人们称为“电子海洛因”。 提问:看过材料后你们现在又有什么感受? 由同学们相互讨论:很多学生会有这样的感触,“网瘾”的危害真是可怕啊,幸亏我还没有到哪一步;我可得小心点了,我有必要思考我自己的上网态度了...... 看着这一幕幕的悲剧,我相信大家都感触到了“网瘾”危害猛如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