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867086

2.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同步学案(知识点整理+分类练习+难点攻克+基础过关+能力提升)

日期:2024-05-0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4次 大小:59519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提升,能力,过关,基础,攻克,难点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 声现象 2.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知识点整理 1.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振动的物体都可以发声;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或发声体)。声源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3)注意:①“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这是由于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出声音,而原来振动发出的声音仍然存在并继续向外传播着。②振动一定发声,但发出的声音不一定能听见。③不振动的物体是不会发出声音的。 2.声音的传播 (1)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2)固体、液体、气体为三种的传播声音介质。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称为声波。 注明: 在做"真空不能传声"的演示实验时,不可能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我们是通过听到的声音逐渐变小,来推断出真空不能传声的,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实验推理法。 3.声速 (1)声音的传播快慢用声速来描述,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声速的单位是米每秒(m/s),15℃时气中的声速是340m/s。 (2)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①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看关: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一般情况下,。②声速的大小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气温高时声速大。 (3)回声 声源的振动以声波的形式在介质中向外传播,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时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传人人耳,我们就会听到回声。 注明: ①回声是声波的反射现象。反射回来的声波至少要比原声滞后0.1s到达人耳,我们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来,根据,可见发出声音的人至少要离障碍物17m远才能听出回声。若回声和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小于0.1s,则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人耳就无法区分开来,但会感觉到原声增强了。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就是这个缘故。 ②回声的重要应用是测量距离,测量原理为,其中t为发出声音到听到回声所用的时间,为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4.为什么能听到声音 (1)人耳的构造 ①人耳的构造如图所示。 ②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发声体振动产生声波→介质(气体、液体、固体)传播→鼓膜振动→听小骨及其他传导组织→听觉神经→大脑产生听觉。 (2)骨传导 ①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家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②利用骨传导听声音的过程:声源(发声体)振动发声→引起头骨、颌骨的振动→听觉神经传递信号→大脑产生听觉。 知识点分类练习 【常考1】声音的产生 【例1】如下图所示,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 【答案】振动 【解析】敲击鼓面,我们听到鼓声时,看到鼓面上的纸屑在跳动,说明鼓面在振动;扬声器发声时,放在上面的纸屑也在跳动,这说明扬声器的纸盆也在振动。可以归纳出;正在发声的物体有一个共同特征———都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点拨∶将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通过其他物体以某种方式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这就是转换法。如本例中用纸屑等轻小物体的跳动来反映鼓面的振动、"放大"扬声器纸盆的振动,就是"转换法"的具体应用。 【2】声音的产生 【例2】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逐渐变小,最终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C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 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 【答案】B 【解析】不抽气时能听到声音,抽气后听不到,说明不是闹钟停止了发声,而是与罩内没有空气有关,这说明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必须靠介质传播。 【例3】 下列选项中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 A.我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