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兰谣 ———小学三年级唱歌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乐于参与本课的实践活动,喜欢用歌声表达歌曲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体验基础训练、聆听感知、学唱歌曲、拓展提升学生欣赏、感受、演唱、合作等环节的教学过程,初步学习在高音区上轻声高位置的歌唱方法。 (三)知识与技能 1.能够比较准确的演唱歌曲《马兰谣》。 2.能够有意识的运用轻声高位置、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马兰谣》。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马兰谣》 (二)教学难点 1.一字多音的准确演唱。 2.高音区上闭口音的松弛歌唱。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环节 【环节目标:听辨、模唱旋律片段,引导学生轻声高位置的准确演唱曲谱,为学唱歌曲做准备。】 活动1.1———识谱模唱训练 (1)模唱调式音阶 教师出示谱例,并借助科尔文手势引导学生准确视唱 教师提示坐姿及声音位置,学生随教师手势模唱 (2)模唱音组 老师在音阶谱例上指出下列旋律片段,并唱出第一个音高,学生听后试唱整个音组,谱例如下: (3)教师轻声带唱音组,学生再次识谱模唱 (4)学生分组接唱旋律片段 教师出示谱例如下: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提示下演唱旋律片段 。 (二)聆听感知 【环节目标:能积极地参与聆听、演唱等音乐实践活动;感知音乐情绪,并能有意识地跟随音乐自由律动】 活动2.1———谈话导入《马兰谣》 教师介绍著名作曲家陈小奇的家乡广东省阳春市马兰村引出所学歌曲《马兰谣》 活动2.2———初听歌曲感受作品情绪以及歌词。 聆听教师范唱,感受聆听音乐情绪以及作曲家眼中的家乡。 活动2.3———复听歌曲体会节拍类型 复听音乐范唱录音,聆听感知作品节拍类型,并做出选择。 活动2.4———随音乐节拍类型律动 学生随范唱录音划简易的四拍子指挥图示并律动。 (三)学唱歌曲 【环节目标:能积极地参与《马兰谣》这首作品的演唱等音乐实践活动,并能有意识地运用作品的休止符、连音线以及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来表现作品内在风格。】 活动3.1———学唱歌曲第一乐段 (1)轻声跟随钢琴演唱歌曲。 学生跟随教师钢琴慢速试唱歌曲的第一乐段。 (2)根据课堂生成问题具体指导。 (3)音乐情绪的准确把握。 要求提示同学们运用轻快有弹性、活泼的音色来完成。教师用两种不同的音乐情绪来范唱对比,让学生感受更真切。 预设问题1:学生对于第二乐句最后一小节唱不准确。谱例如下: 解决方案:教师单独就这一节奏型进行识读范唱,配合节拍划分让学生准确表现前八后十六节奏型并且与歌词配合。 预设问题2: 学生对于第一、二乐句轻快有弹性的音乐感觉表现不够明显。 解决方案1:在第一二乐句的演唱中加入弹舌,帮助学生表现第一、三小节末尾处轻快短促的音乐感觉,同时丰富歌曲的表现力。 解决方案2:教师引导学生提着气息用轻而短的声音演唱 “呀,走,边”。 解决方案3:带学生轻声高位置的朗读歌词,从而轻快有弹性的演唱第一段歌词。 活动3.2———学唱歌曲第二乐段 (1)聆听第二乐段录音,感知音区的变化。 (2)跟随钢琴慢速试唱第二乐段歌词。 通过慢速的带唱落实每一个音准、节奏型以及聆听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 (3)高音区声音状态难点解决 教师轻声用气息带着歌词念的方式,让学生感知声音与气息的配合,随着音高的逐渐升高,到达指定音之后再带唱,这种方式对于学生更容易接受。 预设问题1:学生对于第三、四乐句较高音区的音唱不准确。 解决方案:教师单独就这两乐句引导同学们带着气息识读范唱,强调提眉抬眼积极的歌唱状态,气息与咬字的结合。 预设问题2:学生对于第四乐句最后一小节,闭口音“青”字声音状态不松弛。谱例如下: 解决方案1:教师单独就第四乐句引导同学们带着气息识读范唱,强调提眉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