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904571

闽教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活动五 构筑信息安全屏障 教案

日期:2025-10-15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450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活动,构筑
  • cover
课题:活动五:构筑信息安全屏障(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信息安全事件的范畴; 2.、了解病毒、木马的危害及传播途径。 过程与方法: 1、 理解信息安全事件类型,学会分析信息安全事件案例; 2、掌握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做好安全使用计算机操作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做好计算机、个人信息及资料的安全防护; 2、增强和提高信息安全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信息安全事件的范畴;计算机病毒危害及传播途径。 教学难点:计算机病毒危害及传播途径。 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 2.教学资源: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课 1.播放课件;视频播放:《我的多利宝的钱哪去了》 提问:视频反映的信息安全事件以及造成的危害? 2、 课件显示课题:活动五 构筑信息安全屏障 3、 导学提问: (1)你经历了信息安全事件吗? (2)你知道信息安全事件有什么危害吗? (3)你会如何维护信息安全? 2.课件显示课题:活动五 构筑信息安全屏障 观看课件,倾听老师讲述,明确学习任务目标) 情境引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探讨信息安全事件 探讨信息安全事件 1、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教材P49~P51,思考以下问题: ? (1)什么是信息系统? ? (2)什么是信息安全事件? (3)信息安全事件有哪些类型? ? (4)自己身边发生过什么信息安全事件? 2、请几位同学回答前两个问题: (1)信息系统; (2)信息安全事件 3、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认真阅读教材P50信息安全事件类型,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知识竞赛抢答: 信息安全事件类型: ??? (1)信息破坏事件(2)信息内容安全事件(3)网络攻击事件(4)有害程序事件(5)设备设施事件(6)灾害性事件 4、活动主题一:分析信息安全案例,增强维护信息安全意识 教材P51两个案例分别属于哪种信息安全事件类型,造成什么后果及影响? 以P51案例1、2为例,分析、归纳事件类型,造成的后果及影响。 5、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归纳P51案例1、2的类型,造成的后果及影响,填写表5-1中案例2部分。 ? 分析要点::(1)事件类型:外围保障不充分,属非技术因素,是设备设施故障 (2)后果:主计算机电源紧急控制系统损坏,属计算机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3)影响:股票市场暂停营业42分钟,造成经济损失。 6、组织学生在班级范围内进行交流、评价。教师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适当点评。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回答问题 倾听老师讲解,分析、思考。 分组交流、讨论,形成小组意见,发表看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析。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学习教材、了解信息安全事件的相关概念。 分组讨论,可以促使同学们在讨论过程中进行更深一步的思考。 通过讨论、分析“活动背景”中的三个信息安全案例,让学生意识到信息安全事件造成的后果,增强维护信息安全意识 探讨计算机病毒危害及传播途径 1、播放视频《计算机病毒与木马知识》 2、观看视频,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2~P54,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2)计算机病毒包含哪些范畴? ?(3)计算机病毒特点有哪些? ?(4)计算机病毒的有哪些传播途径? (5)计算机病毒会造成什么危害? 2.安排几位学生回答上述问题,注意倾听,补充学生回答内容。 3.简单介绍局域网: (1)我们的网络教室里的计算机就组成了一个小型的局域网。 (2)在局域网内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如:共享上网,无需每台电脑都直接接入互联网,节省资源;通过共享文件和文件夹,计算机之间在网内可以存储、交换、访问数据。 (3)计算机病毒也会通过共享文件传播。有些计算机病毒(如蠕虫病毒)会自动搜索局域网内部的共享文件夹,通过局域网中的共享文件夹来达到其传播的目的,感染机器上的文件。 4、小组竞赛回答并进行分析计算机病毒特征: (1)隐蔽性(2)传染性(3)潜伏性(4)破坏性 (5)表现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