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8090010604500第17-18课时 数据的分析与应用(综合活动2) 教学内容分析 本综合活动是分析处理格数据单元的综合应用,教材以“分析气象数据生产数据图标”为活动主题。 教材让学生学习如何根据主题开展数据调查活动,引领学生亲历收集、整理、统计、展示数据等分析处理表格数据实践活动的全过程,进一步熟练掌握电子表格的基本技能,如函数的应用,建立统计图表等,学会分析数据,编写数据分析报告。 活动主题:随着社交网络、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服务的广泛应用,生成数据光和规模是几何级增长,大数据时代正式到来,数据从简单的处理对象开始转夺1出基础性资源,通过对城市全年天气数据的统计分析,最大限度地发挥天气数据的和作用。 教材从收集数据、保存数据、整理数据、统计数据、展示数据五个方面开展信息的教集、分析与展示活动。首先收集城市全年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以及雨天、晴天等天气状况。其次是将收集的数据输入到Exel的数据表中。然后整理数据,将数据格式统一。接着是本活动最重要的部分统计数据,教材举了几个例子,利用所学函数MAX和MIN求全年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利用AVERAGE丽数求平均气温;利用筛选功能筛选出高温天气;利用分类汇总功能统计出各种天气状况的天数。要求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完成分析任务。最后是展示数据,利用图表展示分析好的数据。 创新活动:要求以小组为单位,统计出该城市这一年中每个月的最高气温,并选择合适的图表展示12个月的气温变化。与其他年份每月的最高气温进行比较,撰写报告,用PPT向全班展示说明小组的结论。在完成学习主题操作的基础上,学生应该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创新活动,对于PPT的知识,学生可能已经忘记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回顾,帮助学生完成任务。 交流总结:展示各小组的气象数据分析报告,比较、分析不同地市的天气情况的差异,分享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通过数据分析得出每年最高气温的时间段,这段时间容易发生中暑等,应该尽量避免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通过提前预报让人们做好防范措施,将气象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 活动评价:从小组合作、数据收集、数据统计、数据展示、数据分析、撰写报告几个维度开展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老师点评,学会取长补短、公正处事。以评促学,找差距,补短板。 敦学对象分析 经过前儿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电子表格的基础操作知识,对数据也有了一定的认知,不过,数据已经从简单的处理对象变成一种基础性资源,这种转变是很多学生很难理解的,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知数据分析的目的和意义,获得分析处理数据的基本技能。 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按照操作要求独立进行数据处理的操作和应用,具备数据处理的能力。但是,他们缺乏生成数据分析报告的能力和撰写数据分析报告的能力,教师应该着重从这些方面人手,引导学生将数据分析结果生成易读、易懂、易用的报告。 教学目标 1.理解数据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数据分析的过程与方法。 3.使用Excel处理数据和解决问题 4.根据数据分析生成报告。 5.制作数据分析报告演示文稿。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数据分析的过程与方法。 (2)使用Excel处理数据和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 生成数据分析报告。 教学方法 1.问题教学法:提出“气象数据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引导学生检索资料增强信息意识。 2.演示教学法:在求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等活动中进行适当演示,提高课堂效率。 3.自主探究法:根据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独立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 4.合作学习法:同学间相互交流学习经验和学习体会,互相帮助。 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 带有互联网的计算机局域网教室,多媒体教室。 2.资源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