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937236

五年级上册书法教案-10上下、上中下结构的穿插 湘美版

日期:2025-05-18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9次 大小:184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五年级,上册,书法,教案,上下,上中下
  • cover
《上下、上中下结构的穿插》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上下、上中下结构穿插的特点以及书写要领。 2、学生能运用穿插的规律临写范字“茂”、“秦”、“叅(参)”、“察”。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使其养成先动脑再动手的习惯。 重点: 1、让学生基本理解上下、上中下结构穿插技法的规律;在书写范字的过程中,能够将穿插技法较熟练地运用。 2、对碑帖中选取的四个范字“茂”、“秦”、“叅(参)”、“察”的分析,介绍书法结构技法中的穿插法则及其审美特征。 3、通过欧体、柳体、赵体三种书体范字“叅(参)”的分析,提示教师与学生将上下、上中下结构穿插在欧体、柳体、赵体中的不同形态进行对比。 难点: 1、掌握书法结构技法中的穿插法则及其审美特征。 2、将上下、上中下结构穿插在欧体、柳体、赵体中的不同形态进行对比。 课程安排: 导入课题,欣赏理解:展示图片(一个舞蹈动作,一面不规则石头砌成的墙) 探究学习,初步掌握:师生共同分析“茂”、“秦”、“叅(参)”、“察”四张病字实例 巩固方法,对比实践:播放轻音乐,小组竞赛法、接龙练习法 评析提高,课后延伸:展示学生作品 课前准备: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1.课本 2.笔墨纸砚 创建良好的书写氛围书法氛围。 1.安定他们的情绪 2.端正书写姿势和握笔方法 巩固上节课(左右、左中右结构的伸展避让)所学习的内容,为本节课学习做好铺垫。 揭示课题———上下、上中下结构的穿插: 教师出示图片一张带有穿插动作的舞蹈图片或根据一副由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石头砌成的墙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结构穿插的整体性、合理性。 利用不同形状的积木或长短不一的小棒,有意识地根据书法结构的穿插规律进行摆放,用于帮助学生理解字形结构,并发现书法中穿插的规律。学生进行联系迁移,通过图片与字形的对比,来感悟书法结构穿插产生的整体形态之美。 揭示本课的主题“上下、上中下结构的穿插”。 观察体验: 在书写上下结构和上中下结构的字时,除了将各个部件适当压扁外,还须注意上下笔画和部件之间的穿插。为了使上下两部分或上中下三部分之间更紧密,可让某些笔画或部件插入空虚的位置,从而使上下或上中下部件更好地融为一体。 本课重点:上下、上中下结构的穿插技法的规律及熟练运用。 本课难点:书写范字时穿插迎让的把握。 探究学习: 教师展示“茂”、“秦”、“叅(参)”、“察”四张病字实例图片,师生共同分析,优劣对比。(教师总结: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的字中,上边单体的笔画伸于下,下边单体的笔画插于上,上下两单体之间整体交融。)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四个范字的的书空练习,提示学生注意基本笔顺、笔画、结构、技法特点的初步感受。 观察体验———范字讲解: 在初步掌握上下、上中下结构的穿插的基础后,结合范字“茂”、“秦”、“叅(参)”、“察”等字的赏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汉字间架构和笔画分布的能力。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1、评述“茂”的结构特点?答:(颜体“茂”字为上下结构,上窄紧下宽疏。下部斜钩起笔插入草字头之中,使上下两部分融为一体。) 2、评述“秦”的结构特点?答:(颜体“秦”字为上下结构,上宽大下窄小。下部“禾”字的平撇禾横缩短,插入春字头中,下部竖钩与春字头撇首对正。) 3、评述“叅(参)”的结构特点?答:(颜体“叅(参)”字为上中下结构,上下窄缩,中间宽伸,中部撇、捺向上插入上部的空隙,下部竖钩向上插入撇、捺之间,上中下三部分融为一体。) 4、评述“察”的结构特点?答:(颜体“察”字为上下结构,上窄扁下宽长。中间的部分插入宝盖头内,“示”部将横画缩短,尽量往内插,使上下两部分紧密如一。) 向学生展示米字格中的范字,并叙述其要领,再播放范字视频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