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科技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1 第5课《光的颜色》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光的颜色”是《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光”的第5课。本课活动是通过利用三棱镜分解太阳光、再现彩虹等探究性活动,了解太阳光是有颜色的光,能被分解成七种颜色。 本课共由2个活动组成。活动1“彩色的阳光”,主要是利用三棱镜等工具分解阳光,知道阳光有不同的颜色。活动2“再现彩虹”是让学生尝试利用喷壶在阳光下制造彩虹,知道背对太阳才能制造出彩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文学作品和生活经验中,能发现阳光有很多种颜色的表现,同时彩虹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是常见的一个自然现象。但彩虹具体怎么产生,阳光是什么颜色?学生就没有深入进行思考。而阳光穿过三棱镜或水棱镜时会发生折射的现象,这点对于学生来说有难度,也是不需要了解的,因此只需要学生明白怎么使用器材进行做即可。 三、教学目标 1.知道太阳光包含有不同颜色的光。 2.能描述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后形成的彩色光带。 3.会用简单的工具制造彩虹。 4.能表现出对自然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并描述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后形成的彩色光带。教学难点:会用简单的工具制造彩虹。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三棱镜、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课件等。学具准备:三棱镜、平面镜、水盆、白纸、水、喷壶等。 2 粤教科技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设置情境:室内的办公桌上,阳光照射到桌面的三棱镜状玻璃摆件后形成彩虹。问题:阳光是彩色的吗? 交流:对波波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任务:阳光是什么颜色的?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彩色的阳光 出示:不同时刻中的阳光场景图。 提示:清晨,一缕缕金色的阳光洒进了房间;中午,耀眼的白色阳光普照大地;傍晚,红色的阳光透过了云层。 问题:阳光究竟是什么颜色? 任务:尝试让太阳光穿过三棱镜,投射到墙壁上,或者在盛有半盆水的盆子里摆放一块平面镜,将太阳光反射到一张白纸上。观察在墙壁上或白纸上出现的彩色光带,描述阳光由哪些颜色组成。 要求:仔细观察构成彩色光带的颜色,这些颜色的排列顺序是怎么样的。完成学生活动手册内容。 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分解阳光的探究。 汇报:展示探究结果,发现阳光被三棱镜或水棱镜分解后形成的彩色光带有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色光。 小结:太阳光包含有不同颜色的光,由七种颜色光组成。 (2)活动2:再现彩虹 提出:在自然界中,空气中的小水滴也会像三棱镜一样分解阳光。因而,在雨过天晴的天空中常常会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 任务:尝试在阳光下用喷雾的方法制造小水滴,再现彩虹。提示:注意是要背对还是正对太阳才能成功呢? 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喷壶再现彩虹。 汇报:当背对太阳的时候才能成功再现彩虹。 拓展:还原白光,在圆形卡纸上涂上七种颜色并旋转,观察是否能形成白色。要求:完成学生活动手册内容。 活动:利用牛顿盘探究,观察怎么涂色才能容易形成白色。 粤教科技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3 汇报:发现七种颜色按照不同顺序、不同比例的涂色,有不同的效果。 七、板书设计 5.光的颜色 太阳光中包含有不同颜色的光。教科技版《科学》 册教材分析 第5课《光的颜色》教材分析 本课的任务驱动情境,是 题人物在读书角看书,琪琪发现桌面上三棱镜状玻 璃摆件的周围形成了彩虹 是一种光学现象,当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小水珠后,阳光的光线就会被折身 反射,在天空上形成七种颜色的拱形光谱。自然界中的彩虹是可遇不可求 有具备 定的条件才能出现彩虹,所以人们在自然环境中看到彩虹的概率并不高。虽然 虹的学生可能不多,但他们从其他途径或多或少都对其所认知,知道彩虹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