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历史人教版 选修4 柏拉图的政治活动 公元前427年,柏拉图出生于希腊雅典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辈都在政府中担任要职,他们为柏拉图提供了那个时代最理想的教育环境,充裕的财富和闲暇伴随了他的一生。受家庭的影响,青年时代的柏拉图便对政治产生兴趣,希腊城邦局势的发展,成为他关注的对象。 柏拉图出生前,希腊发生了伯罗奔尼撒战争。这场战争持续了近三十年,以雅典同盟的惨败告终。这一结局,充分暴露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也让柏拉图感到失望。 为此,柏拉图希望雅典实行一种类似斯巴达那样的政体,让国家大权掌握在少数明智、富有才干、具有道德的人手中。 战后不久,雅典又恢复了民主制。新政权由一些政治投机家、蛊惑家和谋取私利的人操纵,他们以荒谬可笑的渎神罪,对苏格拉底处以极刑,这件事更助长了柏拉图对民主政体的成见。 从20岁起,柏拉图就师从苏格拉底,学习研究哲学。作为柏拉图的导师及朋友,苏格拉底主张灵魂不死,认为任何懂得善的人不会选择恶,这些思想对柏拉图影响深刻。柏拉图崇拜苏格拉底,认为苏格拉底是那个时代最正直、最智慧的人。柏拉图的著述以对话录为主,其中绝大多数以苏格拉底为主要对话者。 【历史纵横】 对话录是古希腊的一种文体。对话双方就特定的命题展开辩论,借用提问、推理、诱导等方式,一问一答,由近及远,以浅喻深,循序渐进,达到作者预先设计的思辩结果。柏拉图的对话录,文笔优美,引人入胜,是这种文体的典范。 苏格拉底死后,柏拉图离开雅典,在外游历12年,先后去过小亚细亚沿岸、埃及、北非、意大利南部,考察各地制度风俗,与各地学者进行接触。很快,他便成为知名的哲学家。 理念论和理想国 柏拉图的哲学是建立在实在与现象的区别之上的。柏拉图认为,世界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由理念构成的理性世界,另一个是由个别事物构成的感觉世界。前者真实、完美而永恒,后者虚假、残缺而变幻,柏拉图的理念论把理性世界和感觉世界对立起来了。在柏拉图看来,理念先于物质存在,知识是人先天固有的,人们的学习过程就是回忆的过程。显然,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唯心论。 《国家篇》"集中了柏拉图关于理想国家的设想。柏拉图心中的理想国家,由三个阶级的人构成: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护国者负责治理国家,要有智慧之德,卫国者担当对外御敌、对内保民之责,要有勇敢之德,生产者从事各种生产,要有节制之德。至于奴隶,只是一种会说话的工具。如果三个阶级各具其德,各守其位,国家必然处于和谐状态。为保障和谐状态的实现,柏拉图主张,国家的统治者应该由哲学家———所谓的 “哲学王”来担任,因为“哲学王”最富有智慧,最具正义感和理性。 柏拉图在一生中,曾三次游历叙拉古”。第一次游历,柏拉图结识了阿启泰,阿启泰是一个兼领袖与哲学家于一身的人,从他身上,柏拉图找到了“哲学王”的雏形。 柏拉图的理想国家,并非纯粹的空想,而是针对当时希腊各种政体的弊端提出的。在一些方面,它以斯巴达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作为原型。虽然“哲学王”的理想国家最终成为乌托邦,但从他的论述中,人们还是可以得到一些启发的。 1.下图所反映的事件对柏拉图的最大影响是( ) A.助长了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体的成见 B.对苏格拉底更加崇拜 C.对政治失去了兴趣,过上了隐居生活 D.直接形成了理念论 解析:选A 柏拉图崇拜苏格拉底,认为苏格拉底是那个时代最正直、最智慧的人。苏格拉底被处以极刑,这件事更助长了柏拉图对当时雅典民主政体的成见。 2.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一种(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唯物主义观点 解析:选B 柏拉图认为人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