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959843

4.2圣雄甘地 课件(共张PPT)

日期:2025-10-0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3次 大小:30472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圣雄,甘地,课件,共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历史人教版 选修4 15岁时,甘地偷了哥哥手镯上的一小块金子,良心受到谴责。由于不敢当面认错,他写了一封悔过信交给父亲。原以为会受到重罚,没想到病榻上的父亲读后泪流满面,竟原谅了他,甘地也感动得哭了。这是甘地人生中第一堂“非暴力”课。他认为,父亲信任与慈爱的力量远远胜过责骂与棒打。后来他在自传中写道:“这些爱的眼泪洗涤了我的心灵,拭抹了我的罪污。只有亲自经历这种爱的人,才能认识它的价值……" 凤凰新村与“坚持真理” 1869年,甘地出生在印度西海岸的波尔班达城,成长在一个虔诚信奉仁爱、不杀生、素食、苦行,世代务商的印度教家庭。从祖父开始,他的家庭开始弃商从政。 童年时代的甘地身材矮小,怯于交往。上小学时自认为智力迟钝,学习算术乘法很吃力。为了强健自己的身体,在朋友的唆使下,甘地背着家人吃肉,但内心充满惭愧与惶恐,对父母孝顺的他,最终放弃了这一做法。后来,他曾多次撰写文章,大力提倡素食主义,认为一个人的情欲和食欲相伴而生,因此必须从节制口腹之欲开始。 出于前途的考虑,18岁的甘地前往英国,在伦敦大学学习法律。四年后,甘地学成回国。 回国不久,作为律师的甘地应邀前往南非工作。在那里,他第一次尝到种族歧视的滋味,萌发了从事政治活动的念头,开始投身争取印侨权益的斗争。工作之余,甘地喜欢阅读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等人的著作,对书中以宗教之爱改革社会、实现人人平等的思想极为认同,认为任何政治斗争都要以“仁爱”精神为主旨,从而形成了一整套非暴力的理论。 在南非,他亲自创建一个名为“凤凰新村”的非暴力训练基地,在那里工作的人,无论国籍、宗教、种族、肤色,一律平等相待。每人耕种3英亩土地,每月领取3英镑生活费,愉快地过着节俭的生活。 甘地最初用“消极抵抗”一词来说明他在南非的斗争。后来他认为“消极抵抗”与“坚持真理”是两回事,前者是弱者的武器,为了达到目的可以采用暴力手段,后者是强者的武器,它强调爱与真理的统一,即: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甘地运用“坚持真理”这个概念进行的政治斗争,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非暴力抵抗运动。 在非暴力思想指导下,甘地亲自领导南非的印度侨民,反对禁止印度向南非移民的法案和条例。1914年,当甘地回到印度时,他已是一位成熟而且颇具声望的政治活动家,并很快成为印度国大党的领袖。 甘地在英国学习期间,初步认识到不要与恶人作对,他的这种思想主要是受(  ) A.佛教的影响 B.基督教的影响 C.伊斯兰教的影响 D.印度教的影响 解析:选B 在英国学习期间,甘地阅读了许多有关基督教方面的书籍,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故选B。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世纪中叶,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在印度一方面继续制造种姓间的矛盾,另一方面采用镇压和欺骗相结合的两面策略,印度社会反英情绪迅速增长。在此背景下,甘地举起非暴力抵抗的旗帜,人民群众看到了光明和希望,纷纷投入到摆脱殖民奴役、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 1915年,甘地建立起一个非暴力抵抗基地,用服从、非暴力、禁欲、民族观念教育青年。甘地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一批忠实于非暴力不合作原则的骨干,以自己的耐心和善良制服帝国主义,迫使英国赐予印度所期望的独立。 1919年,英国殖民当局颁布了一个损害印度人民民主权利的法案,甘地立即发动了全国性的“文明不服从”运动。运动超出了非暴力抵抗的界限,印度人民与殖民当局发生了流血冲突。甘地认为自己犯了“一个喜马拉雅山般的错误”,宣布停止运动。然而事态的发展超出甘地的预想,英国当局继续实行高压政策,制造了震惊世界的阿姆利则惨案。 阿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