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984437

第14课在柏林 课堂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24197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4课,柏林,课堂,同步,练习,答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 第 14 课 在柏林 课堂同步练习 姓名: 班级: 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补充短语。 ( ) 地 驶 出 ( ) 地 嗤 笑 ( ) 的 男 子 ( ) 的老妇人 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 ) 火 车 一 ( ) 男 子 一 ( ) 寂 静 一 ( ) 车 厢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缓慢———( ) 几乎———( ) 虚弱———( ) 显然———( ) 奇 特 ———( ) 平 静———( ) 缩句。 (1)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 (2) 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 , 指手画脚 , 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 课内阅读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 , 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 , 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 , 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 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 , 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 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 , 她又重复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 , 指手画脚 , 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 , 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 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 , 那位灰白头发的战时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 , 开口了。 “小姐 ,”他说 ,“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 , 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 , 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上前线了。走之前 , 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 车厢里一片寂静 , 静得可怕。 请找出描写后备役老兵和老妇人外貌的词语 , 并思考这样描写是为了揭示什么。 联系上下文 , 想想老妇人多次重复“一、二、三”的原因是什么。 老兵的话讲完后 , 为何“车厢里一片寂静 , 静得可怕”? 这样结尾有何好处 ? 课外阅读 反战争但不畏战争 我们热爱和平 , 我们不喜欢战争 , 但在这个世界上 , 枪声、炮声、爆炸声 , 远远多于礼炮声。 战争 , 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领土 , 杀害我国同胞 , 这是非正义的战争 ; 中国人民奋起反抗 , 消灭敌人 , 是民族自卫 , 这是正义的战争。 人们是需要和平的 , 人们希望这个世界永远没有枪声、炮声、爆炸声。有了战争 , 就意味着这个世界要死很多人。有很多战争是丧尽天良、丧尽人性的罪恶。正如郭沫若所说的那样 , 黄钟之于瓦釜 , 就是善与恶 , 是与非 , 美与丑 , 正与邪 , 真理与诡辩 , 永远是对立一时 , 而前者总是获得决定的胜利。在人们的眼睛里也许有时能找到天堂。也就是说 , 谁都希望过上和平、安宁的生活。生命的消逝 , 是无法弥补的。人的生命权是至高无上的 , 没有任何人有资格去残害别人的生命。在战争中死亡的数字每一天都在增加 , 别人根本无法统计其中究竟有多少人。好比蓓蕾般新鲜的生命还没有经历过人生的四季 , 就在这个战火纷飞的春天过早地凋零。 如果世界有了和平 , 就能给人们带来一个没有战争 , 没有屠杀的和平、安定的家园。 我们反对战争, 但我们却不怕战争。它的含义是 : 我们不要战争, 只要和平, 如果真的要打仗, 那我们决不会害怕牺牲, 我们会努力去反抗那些袭击我们国家的敌人 , 我们永远也不会向敌人投降。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凋 零: 丧尽天良: 至高无上 : 找出文中六组反义词 , 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第 2 自然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 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课文以极小的篇幅来深刻地反映战争这个人类永恒而又沉重的话题, 留给读者无尽的思考, 试着写一写自己的读后感吧。 第四单元 第 14 课 课堂同步练习答案 2.缓慢 不假思索 健壮 身体虚弱而多病 3.列 个 片 节 4.慢慢 基本 柔弱 明显 奇怪 安静 5.(1) 火车驶出柏林。 (2) 姑娘嗤笑。 6. “头发灰白”“身体虚弱而多病”。揭示了残酷的战争对无辜百姓身体、心灵的巨大伤害。 7. 数失去的三个儿子。 8. 这句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