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059753

12 《湖心亭看雪》课件(共29张PPT)

日期:2024-05-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1265436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湖心亭看雪,课件,29张,PPT
  • cover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吸引世人眼球的亮点之一就是西湖。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去领略张岱笔下雪湖的魅力吧,因为有人说过,如果你没有去过西湖,只要你读了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也就足矣! 激情导入 湖心亭看雪 张岱   据说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岛,明嘉靖三十一年在山上建成亭阁,取名“湖心亭”。   湖心亭四面环水,花柳相映,绿水盈盈环抱,青山苍苍遥峙,水色山光一片,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走近湖心亭 走近作者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明末清初人。出身仕宦世家,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擅长写景和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雅致。主要作品有《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 1、听朗读,用“/”划出课文朗读的停顿,标明生字词的读音。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读准节奏 读准字音 dài chóng zhēn gēng cuì hàng dàng jiè dī zhān 岱(  ) 长堤(  ) 更定(   ) 毳衣(  ) 雾凇沆砀(     ) 崇祯(     ) 一芥(  ) 铺毡(  ) · · · · · · · · · · 自学交流 自主翻译课文,并记住重点字词的含义。 1.结合书下注释,对照参考书检查自己的翻译情况。 2.字词含义一一落实。 3.圈出不理解的字词。 4.同桌交流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定,完了,结束。 撑,划 鸟兽的细毛 白气弥漫的样子 小草,草棍 全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酒杯 再,还 做客客居 还 比……更…… 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从文中找出一个最恰当的字评价张岱。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文章结尾作者借舟子的话点出了一个“痴”字。 赏“痴行” 2.阅读第一段,思考:哪里能看出作者的“痴”? 不寻常的环境:天寒地冻 万籁俱寂(“大” “三”“绝”) 不寻常的时间:“更定”即晚上八点左右 不寻常的举止:“独往湖心亭看雪” 赏“痴景”   3.张岱乘一叶小舟夜访西湖,映入作者眼帘的是怎样的一派景观?(请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本文在写景时按照怎样的顺序?运用了什么手法?   从上到下、由大到小、从远到近、从整体到部分、从总到分。 修辞手法:夸张、比喻、排比 写作手法:白描 赏“痴景” 写作手法   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