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060994

13 唐诗五首《黄鹤楼》《使至塞上》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5-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7次 大小:1868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唐诗,五首,黄鹤楼,使至塞上,试题,答案
  • cover
一、默写 1.《黄鹤楼》中,感慨古人不可见,世事茫茫难预料,具有伤感惆怅之情的句子: 《黄鹤楼》中,诗人从怀古的,带有惆怅的情感回到现实中来的诗句: 崔颢在《黄鹤楼》中用对偶的描写写自己登楼所见明风景的句子是 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直抒胸臆,表现乡愁的诗句是:   《黄鹤楼》中以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愁思的一句是 6.《使至塞上》表明作者轻车简从出使边塞的句子是:  7.《使至塞上》采用对比手法,点明时间,表现诗人失意情绪和飘零之感的诗句是: 8.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暗示诗人因为受到排挤而内心激愤、抑郁之情的诗句是: 9.王维《使至塞上》中“ , ———这两句诗,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10.王维《使至塞上》中“  ———与范仲淹《渔家傲》中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有异曲同工之妙。 11.王维的诗“诗中有画”,《使至塞上》中“  ———一联,构图有点有面,线条简洁明快,景象既苍茫辽远,又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 12.《使至塞上》表现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也暗示出战事频繁的句子是: 二、选择题 1.下面对《黄鹤楼》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前两联,均是先写神话传说,再写眼前景物的格局,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逆料的感慨;以神话传说起笔,则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内容。 B.这首诗前两联连用三个“黄鹤”,读来却没有啰唆之感,只因为诗意一气贯通,顺势而下,尤其二、三句两个“黄鹤”顶针连锁,一气呵成,读来毫无滞碍感。 C.颈联转写登楼所见的阴雨天气,诗人也从现实中又回到怀古之思中来。这一联所写为登高所见,境界阔大,色彩灰暗。 D.尾联以抒情作结。这一联由景生情,形象鲜明,诗人凭栏远望,故乡却为暮霭所隔,望不可见而生无限愁思的形象仿佛可见。 2.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诗歌从神话传说落笔,遥想“昔人”已乘鹤而去,既写出了黄鹤楼的历史悠久,又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 B.诗歌前四句三见“黄鹤”,二见“去”“空”,回环咏叹,抒发了诗人那种求而不得、待而不来的迷惘与惆怅之情。 C.诗人登高远眺,长江对岸汉阳城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的芳草长势喜人,此时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D.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中偶句押“ou”韵,韵脚是“楼”“悠”“洲”“愁”,读起来朗朗上口,音调和谐,旋律优美。 3.对《使至塞上》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通过“属国过居延”和“都护在燕然”,形象写出了国势的强盛,充满着自豪感。B.颈联两句抓住景物的特征,寥寥几笔就鲜明地勾勒出塞外高原上苍茫辽阔而又壮丽雄奇的景象。 C.“大漠孤烟直”就是说沙漠中孤烟直上,“长河落日圆”预示着一天的结束。D.末尾两句写快达到目的地时的所见所闻,表现了诗人那种急于赶赴边关以及他对前方将士由衷敬佩的心情。 4.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 B.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 C.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长河”指黄河。 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疆的萧关见到了候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 5.对上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单车”两字说明王维出使时随从很少,没有一点气派。这两个字也流露出了诗人些许失意的情绪。 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