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063128

部编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专项复习课文理解检验(含解析)

日期:2024-06-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5次 大小:422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复习,解析,检验,理解,课文,专项
  • cover
课文理解检验 一、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各题。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本段写了春花的什么特点?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一句中的“闹”换成“叫”,意思一样吗?为什么? 3.说野花“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原因是什么? 4.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写春花,主要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B.作者写出了春花的多、艳、甜。 C.作者写春花时,是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行文的。 D.作者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方式描绘了一幅春花图。 二、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5.请简要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6.“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在文中有何作用? 7.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述雪后小山的?找出几个显示作者观察顺序的词语,说一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8.本段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阅读下列选文,完成各题。 济南的冬天(节选) 老 舍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9.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①段文字的大意。 10.找出第①段中的三组对比,并指出这三组对比在文中的作用。 11.第②段中,第一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12.第②段中,“暖”“睡”“醒”用得很贴切,你是怎样理解的? 13.请你用“济南的冬天,美在……”的句式开头,写一段话。 四、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①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②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③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④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