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077156

福建省2021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专题十一 写 作 讲练课件(共351张PPT)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5次 大小:19445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福建省,PPT,351张,课件,讲练,2021年
  • cover
中考语文 (福建专用) 第三部分 作 文 专题十一 写 作 A组 福建中考题组 1.(2020福建,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读书学习,塑造着我们的性格。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 刻……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生活充满酸甜苦辣,蕴藏着学问与智慧,就像一本无字的书。从生活中学到的,也能影响、改变我们的性 格。 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体验和思考?请以“学习与性格”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在主题班会 上与同学交流分享。 要求:自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写作指导 第一步,审读题目,选出适合自己的立意。 题目是一个关系型的命题,所有关系型的题目,拆解后都会得到“A能影响B”“B能影响A”或“A与B相 互影响”的立意。如果没有这个经验,细读材料,一样可以得到相似的立意:好的性格可以在学习中获得并 且有助于学习(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所学到的,会影响我们的性格;学习影响性格,性格成就学习。这三个立 意都可以让同学们有话可说,都能让同学们迅速找到素材。至于选哪个立意,考量的标准是自己能调动的 素材的质量。 第二步,选择高质量的素材。 素材的选择有一个泛化的思维过程。比如题目里的“学习”,可以是“数学”之类的考试课程,可以是 “读诗”“读史”等的阅读活动,也可以是掌握家务技能等“生活”里的“学问”,甚至可以是学习为人 处世的“智慧”。“学习”的外延,其实就是“生活”的外延。只有先泛化,才能有选择的空间。比如普 通考生写自己学习数学,攻克难题,塑造了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性格;懂得泛化的考生写自己青春期碰上 了父母的更年期,家里“火药味”十足,读了《傅雷家书》后读出了父母的良苦用心,改变了自己偏执的性 格。哪个素材的质量高,我们该选哪个,不言而喻。 第三步,注意题中设定的情境和交流对象。 首先,今年的题目有情境要求,即“在主题班会上与同学交流分享”,因此最好写成发言稿的形式,优秀的作 文在形式上要符合“主题班会发言”的基本要求,即文章应当具备“称呼”“导入语”“发言主体内 容”和“感谢辞”等要素。这里说的是形式,作文时也不必过于拘泥于文章的形式(格式)要求,除“称 呼”外,“导入语”允许多种多样,“感谢辞”也可以用“呼告”等替代。 优秀例文 学习与性格 同学们,大家好。本次班会的主题为“学习与性格”。几点拙见,烦请诸位“倾耳听”。 人之性格,便是“天生”所铸,“环境”所造,“自然”所养,“文化”所滋,以至“学习”所锻,终塑为人。 人之性格,莫不源于“所学”。现代文明的优越和不可辩驳的地位,正是来源于旧时西方数学论证体系和 哲学论证体系的严谨的思考方式和不容置疑的强大的逻辑力量。欧几里得作《几何原本》,最为宝贵的 精神内涵在于其以一为本,便可通透全局的数学思维模式。如此,以后400多年的思维铸造和对这一体系的 学习,也使得西方世界普遍拥有抽丝剥茧、步步而推的“社会之性格”。而遥远的东方,则发展了以孔孟 之道与陆王心学为主题的哲学体系。这种哲学体系使得中国人的思维中往往自带一种思维的活性和格物 致知之精神。西方文化的塑造,使得西方的科学史群星璀璨;中国千年精神的学习,同样为这片大陆带来了 无数浪漫抑或深沉的文人骚客。 人之性格,既是源自“所学”,更是来自“欲学”。只有对同一理论体系充分理解、认可乃至支持,才能深 刻塑造其性格,仅仅是“学”,难成本性。肯学,欲学,乐学,才能打开自己的思想与心灵的大门,接受全新的 熏陶与洗礼。同样要铭记的是,学习,只是一种手段、一种方式,莫要“为学而学”,如阳明格竹及龙场悟 道,便深刻彰显了“为学而学”和“为知为道而学”的巨大差异。 既然人之性格来自“欲学”,则抉择学习的目标和对象便分外重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