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07775

2011高一历史学案:19:罗斯福新政(教学练案)(人民版必修2)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1次 大小:2906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11,高一,历史学,罗斯福,新政,教学
  • cover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教学练三案一体实用系列》19 罗斯福新政 教案部分 课题名称:罗斯福新政(课本详案) 教学目标:列举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调整机制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实干家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作用。难点———对“新政”的评价。 教学方法:观察法;设问法;互评法;测验法。 教学过程及板书要点: 新课引入: 面对经济大危机,胡佛政府临时抱佛脚,于事无补,黯然下台。“轮椅上的总统”罗斯福上台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对金融、工业、农业、劳工等全面改革,不仅使美国渡过了难关,也为资本主义国家创造了经济运行新机制。 专题六第2课 罗斯福新政 一.实干家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1.在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为总统。 2.他果断地放弃了自由放任主义政策,推行新政。 3.罗斯福起用一批锐意进取的专家和教授组成“智囊团”,并把一大批有志于改革的人士安置在政府各个部门中进行新政的试验。 4.国会也授权罗斯福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和调节,支持他改革经济运行机制。 5.罗斯福还用“炉边谈话”的形式向人民解释新政,争取人民的支持。 6.新政开始只是应急措施,在取得初步成效后,逐步发展成为一系列具有改革意义的政策。 7.罗斯福因既能迂回前进,又敢大胆突破,被喻为“狮子”和“狐狸”。 二.施行新政(新政的措施和影响) 1.新政的阶段划分 (1)第一阶段:1933年3月到1935年初,采取应急措施,结束混乱状态。 (2)第二阶段:1935年到1939年,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 2.新政的主要内容(口诀:整顿银行复工农,救济工程保劳工,建立社会保障系) (1)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①下令所有银行停止整顿;②通过《紧急银行法》,禁止兑换和出口黄金,增发钞票解决货币短缺(联系奥巴马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成立联邦储备银行以加强国家对银行的管理和控制→→使银行与金融秩序恢复了正常,人们恢复了对银行的信心。 (4)保护劳工权利:①《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的权利,根据该法成立了劳工关系委员会。②《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还禁止雇佣童工→→这些法案既是美国工人运动赢得的一个空前胜利,也是罗斯福为缓和劳资矛盾而取得的一项改革成果。 (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法》规定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到1939年初,美国初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它有助于社会稳定,有助于早日摆脱危机。 3.新政的主要影响(据教参P225) (1)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局部调整和改变了美国的自由企业制度,把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进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2)改善了中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处境,缓和了阶级矛盾,恢复了美国人民对国家制度的信心。 (3)为美国找到了一条通过国家直接干预来摆脱经济危机的出路,延长了美国资本主义的生命。 (4)新政创造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二战后美国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渡过难关(新政开始后美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1933—1935年,美国经济开始恢复。(表现为金融、农业、工业、就业等) 2.1935—1939年,美国经济在曲折中发展(历程:涨———衰———涨) (1)财政宽松→→1935—1937年证券价格出现上涨高潮。(涨) (2)财政紧缩→→1937—1938年经济衰退。(衰) (3)财政宽松→→美国经济重新回升,二战爆发前基本恢复到危机爆发前水平。 3.1939—1945年,美国经济彻底摆脱这场危机 二战期间,美国经济被纳入政府的全面管制之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 4.1945年以后,美国经济走向新的繁荣 二战结束时,全世界大部分的生产能力和财富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