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09683

河南省许昌市重点中学2011生物新课标复习课同步学案(必修一):4-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日期:2024-06-11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49次 大小:1997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河南省,必修,运输,跨膜,物质,许昌市
  • cover
自主梳理 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原理:发生渗透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具有半透膜:水分子可以通过,而蔗糖等大分子不能通过的膜,如玻璃纸(又叫赛璐玢)。21世纪教育网 (2)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红细胞为例:红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1)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2)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3)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平衡。 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在成熟的植物细胞中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 液泡里的细胞液,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它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2)成熟植物细胞,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则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则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二、实验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 1.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21世纪教育网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进一步探究。 2.实验原理 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能够渗透失水和吸水。 3.实验过程 制作装片→显微镜观察→实验现象(细胞发生质壁 分离和复原)→得出结论。 [互动探究] 在实验中为什么选择紫色洋葱磷片叶作实验材料? [提示] 紫色洋葱鳞片叶中有紫色的液泡,便于实验观察。 要点归纳 一、渗透系统的组成分析及应用 1.渗透系统的组成(如图)及特点 (1)半透膜,可以是生物性的选择透过性膜,如细胞膜,也可以是物理性的过滤膜,如玻璃纸。 (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2.渗透作用的发生 (1)若S1溶液浓度大于S2,则单位时间内由S2→S1的水分子数多于S1→S2,外观上表现为S1液面上升;若S1溶液浓度小于S2,则情况相反,外观上表现为S1液面下降。 (2)在达到渗透平衡后,若存在如图所示的液面差Δh,则S1溶液浓度仍大于S2。 3.渗透系统的应用 (1)比较不同溶液浓度大小 漏斗内 烧杯内 溶液浓度 M N 现象及结论 ①若漏斗内液面上升,则M>N②若漏斗内液面不变,则M=N③若漏斗内液面下降,则M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3)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植物细胞的最外面是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分子组成,分子间空隙较大,一切溶剂和溶质都能够透过,细胞壁是全透性的。细胞膜和液泡膜是选择透过性膜。我们可以把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膜之间的其他原生质当作一层选择透过性膜,“膜”内的细胞液有一定的浓度,与细胞外的溶液存在浓度差。这样 ,细胞也就通过这层选择透过性膜与外界环境中的溶液发生渗透作用。 三、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探究过程及应用 1.探究性实验的一般过程:根据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