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12958

20.《庄子故事两则》2004—2011中考语文阅读试题一网打尽及参考答案:10个试题

日期:2024-06-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242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试题,阅读,答案,参考,一网打尽,语文
  • cover
影响力位居国内前列教育资源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04—2011中考《庄子故事》两则阅读试题一网打尽:10个试题 1、2011年浙江省温州市实验中学 【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套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絛鱼出游从容, 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 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选自《庄子 秋水》,有删节) 【乙】支公好鹤 支公①好鹤,住剡东峁山。有人遗其双鹤,少时,翅长,欲飞。支意惜之,乃铩其翮②。鹤轩翥③不复能飞,乃反顾翅垂头,视之如有懊丧意。林曰:“既有凌霄之姿④,何肯为人作耳目近玩!”养令翮成,置使飞去。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支公:支遁,字道林,东晋名僧,与谢安、王羲之等交往甚密。②翮(hé):羽毛中间的硬管,这里用来指翅膀上的羽毛。③轩翥(zhù):振翅高飞的样子。④姿:通“资”,资质、禀赋。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絛鱼出游从容( ) (2)是鱼之乐也( ) (3) 支公好鹤( ) (4)有人遗其双鹤( ) 2.用现代汉i‘翻译下面的句子。 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译文:_____ 3.庄子从游鱼中感受到快乐,支公由好鹤到纵鹤,你觉得这两者有何相通之处? 答案: 1. (1)悠然自得(1分) (2) 这,这是(1分) (3) 喜欢(1分) (4) 赠送(1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联系语境知道“从容”是来说“絛鱼出游”的样子,再结合后文中的“乐”可知这里的“从容”是“悠然自得”的意思。(2)从原文中看,这是一个判断句式。在文中的具体语境是“这是鱼的快乐啊”,所以这里的“是”当“这,这是”讲。(3) “好”’读“hào”, 这里是“喜欢”的意思,可根据“叶公好龙”这个成语了解它的意思。(4) “遗”,此字是多音字,一是读yí, —是读 wèi,前者一般表示遗留,后者表示赠送,我们只要判断它的读音就可知道其意义了。这里是别人赠送的,不是遗留的,所以“遗”是“赠送”的意思。 2. 你本来就不是鱼,无疑也没法儿知道鱼是不是快乐。(3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要求“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 文言文常用翻译方法有:留、换、补、删、调。本句中 “固” 1分,“全” 1分,大意1分。可以古今通用,即可以“留”的是:“鱼”。需要重点翻译,即需要“换”的是:“固”,在这里是“本来”的意思;“全”在这里是形容词作状语,后置修饰“不知”,是“完全、全然”的意思。“调” 就是翻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将古代汉语语序变成现代汉语语序,本句中需要“调”的是:“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即“子之全不知鱼之乐矣”。 3.两者都能从自由活泼的生命中感受到愉悦,能与自然和谐相处。(4分) 【解析】本题考査鉴赏评价能力,要求“初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题干要求比较两者的相通之处,也就是说鱼之于庄子,鹤之于支公。从文章中看,庄子从游鱼中感受到快乐,支公从好鹤到养鹤再到纵鹤的过程中领受快乐。前者是从游鱼的“从容”中感受快乐,后者是从 “鹤轩翥”中感受到快乐的真正内涵。比较两者可看出庄子和支公都是从自由活泼的生命中感受到生命的愉悦,他们真正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本题属于主观题,没有统一答 案,表述清楚,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 【甲】庄子和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看着水里的鯈鱼说:“鯈鱼在水里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