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139510

苏科版(2018)七年级全一册 信息技术 2.3计算机与信息安全 教案

日期:2025-09-21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2759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苏科版,2018,七年级,一册,信息技术,计算机
  • cover
计算机与信息安全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含义及常见的安全措施。 (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一般特征及传播途径。 (3)掌握防毒、杀毒的基本方法,学会主动防范病毒。 (4)掌握保护信息安全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 (1)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水平与操作能力,认识网络资源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技术利用中的责任感和技术创新的使命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 教学重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教学难点: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安全和信息安全防护意识。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学习、小组竞赛学习、启发引导学习、自主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2006年12月27日,互联网上很多用户遭受不明病毒攻击,计算机中所有可执行的文件.exe都变成一种“熊猫烧香”的图案,中毒症状表现为系统蓝屏、频繁重启、硬盘数据被破坏等。该病毒可通过局域网进行传播,感染局域网内所有计算机系统,最终导致整个局域网瘫痪。大家听过或见过这种计算机病毒吗? (学生回答)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了解计算机病毒以及关于计算机安全与防护的知识,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够更好地使用和维护计算机。 2.新课讲授 (1)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呢?它和我们平时提到的生物病毒一样吗?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并总结以上问题;老师给予评价、鼓励。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编制的程序,这种特殊的程序能够在计算机系统通过自我复制来传播,在一定条件下被激活并破坏计算机系统,从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种程序具有类似于生物病毒的繁殖性、传染性和潜伏性等特点,所以人们用“计算机病毒”一词来称呼这类破坏性程序。 讨论学习:大家在日常使用计算机时,是否遇见下表描述的现象,请在相应栏目做标记。 现 象 是/否 1.计算机经常无故死机。 2.操作系统无法正常启动。 3.运行速度明显变慢。 4.软件经常发生内存不足的错误。 5.应用程序经常发生死机或者非法错误。 6.磁盘空间迅速减少。 7.网络驱动器或共享目录无法调用。 8.自动链接到一些陌生的网站。 当计算机表现出上述种种现象之一时,就可能感染病毒了。 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可适当参与讨论、引导。 每小组选取代表进行总结,老师给予适当的评价、鼓励。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请个别学生谈谈遭遇计算机病毒的过程,再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共同探讨教学内容。同学们虽然也或多或少经历过一些计算机病毒,但是对病毒真正了解的并不多,除了提到的“熊猫烧香”病毒以外,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计算机病毒?还了解哪些与计算机病毒有关的知识? 老师发送课前准备的计算机病毒相关资料给学生。 学生阅读资料,并尝试概括、总结。 学生分组活动,并由小组代表进行总结,老师给予适当的评价、鼓励。 通过同学们合作学习、介绍,我们认识了那么多病毒,那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呢? 学生分组活动:通过阅读病毒的资料及教材的相关知识,并联系生活中碰到的生物病毒的特征,总结、归纳出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由小组代表进行总结(老师提示学生总结时可与具体事例相结合),老师给予适当的评价、鼓励。 讨论学习:你知道一些计算机病毒的激发条件吗?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并记入下表,思考如何防止病毒发作。 病毒 激发条件 黑色星期五 CIH 学生分组活动:上网查找相关信息,并完成表格。 老师适当指导并给予评价、鼓励。 老师播放配套光盘,师生共同回顾教学内容。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对于计算机病毒,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它,想办法防治它,可是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自学课本内容,并总结发言。老师给予适当的评价、鼓励。 预防计算机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