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信息与信息技术》 科目 信息技术 教学对象 七年级 课时 1 提供者 单位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 理解信息的含义,了解信息的特征。 ② 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 ③ 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 ① 通过列举身边的各种信息,理解信息的含义。 ② 通过游戏,总结信息的基本特征。 ③ 通过视频的观看,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简史及发展趋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创设带领学生参观信息技术博览会的情境,通过观看视频,了解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技术,体验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未来生活变化,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体验丰富多彩的信息,了解信息技术的新发展,从而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信息的特征,认识到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初中信息技术的第一课,对激发学生学习初中信息技术的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初一新生有较高的学习兴致,但本节课是一节理论课,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如何采用得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和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概念,是本课教学中的关键。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情境教学、体验学习、游戏学习、探究学习、实验学习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信息与人类的关系,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2、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信息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布置课堂任务:使用学案 2、学生分成五大组进行回答问题大PK,每一小组同学每回答对一个问题,给本小组赢得一颗五角星,最后评选出优胜小组。 明白学案的使用以及比赛规则 利用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西游记》的故事大家都看过,大家都知道唐僧师徒经历了81难,怎么出现了82难呢?到底是什么呢?(观看视频) 引出信息技术博览会,创设情境,老师带领大家到信博会去开拓一下眼界,学习一下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 观看视频,从而知道信息技术博览会,了解本节课学习内容 通过视频,将学生带入逛信博会的情境 第一站:体验区(体验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未来生活) 观看视频:未来生活 未来的生活真是精彩,要实现这精彩的生活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发展。那到底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下面老师带大家到第二站:学习区中去参观学习一下。 观看视频 通过视频观看,了解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技术,体验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未来生活变化,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 第二站:学习区 信息技术 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获取信息) 通信技术(传递信息) 计算机技术(加工处理信息) 微电子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就是对信息进行获取、存储、传递、加工处理、利用和服务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技术。 播放视频:信息技术的五次发展历程 信息 这些视频传递给我们的内容就是信息。信息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 提问:除了视频,还有哪些对象可以传递和表达信息呢? 举例说明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请学生谈今天感受到的信息。 师生互动,了解各种技术的作用及应用。 师生互动,了解信息的含义,体验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通过学习区的活动,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及发展历程,了解信息的含义 第三站:活动感悟区 老师发现信博会里有一个很好玩的活动感悟区,现在我们就出发,前往第三站。 [活动一]实验:有甲、乙、丙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分别装有酒、酱油、热水3种不同的液体,每个杯子都没有贴标签。请根据液体发出的某些信息,鉴别酒、酱油和热水。 提问1:在生活中,我们是通过什么来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的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