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175279

桂教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1.4做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课件(33ppt)

日期:2025-09-20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6973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教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信息,会的
  • cover
第一点: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做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是广西教育-出卷网-出版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过渡到本课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课内容在今后信息社会生活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所以学好这课内容为以后对网络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有一个较深入的了解,应该怎样去做一个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 第二点: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危害。    (2)掌握有关网络道德规范和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的图片和案例,讨论总结信息道德和法规,使学生懂得安全上网的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在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学会识别和抵制不良信息,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在负责任地参与维护信息安全的实践中,增强在网络交流中的自我保护意识,争做“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教学重点:   1、分析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网络使用的道德规范和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   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才能理解和掌握信   息网络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 教学难点:对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了解。   难点的依据: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比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 知识。 二、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都是来自农村小学的学生,大部分都没有信息技术和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经过前面的内容学习,现已具备相关的基本操作技能,但在网络中的交流能力还很弱,需要利用课件进行教学。 三、教法和学法分析    教法:采用情境案例分析法、经验分享法、总结法。    学法:主要采用“案例分析”“实话实话”等方式,通过典型的案例层层分析突破重点难点。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养成健康的网络交往行为习惯,能正确处理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的关系。 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学习方式 案例2:某中学就读的15岁女孩小红(化名)和几名女同学在卡拉OK厅与网友见面,被网友在饮料中下了迷魂药,昏迷不醒。结果被其网友及另外五名同伙蹂躏残害,并被劫3部手机、1只金戒指、1条项链。 沉迷网络游戏不可自——— 案例1: 17岁的少年吴治(化名)沉迷于电脑游戏,无法自拔。为了偷钱上网吧,他在奶奶家,趁爷爷奶奶熟睡之际,亲手将奶奶砍死,爷爷被砍成重伤。 案例2: 16岁的少年胡某在网吧里玩一种用刀捅人的暴力游戏时,由于技术欠佳,受到别人的冷嘲热讽。在网络上“杀”红了眼的胡某当即火冒三丈,抽出大半尺长的防身刀具,捅向受害人的胸口,导致受害人当场死亡。 案例:一个12岁的小孩因上网欠上机费20元,被网吧老板扣押自行车而不敢回家,最后饥寒交迫,投水而亡。 北京海淀区“蓝极速”网吧发生大火,造成24人死亡,十多人受伤的惨剧。其中大部分受害者是在读学生。 网络成瘾综合症悄悄的向你走来——— “互联网成瘾综合症”简称“IAD” IAD患者最主要的表现是:对网络操作出现时间失控,而且随着乐趣的增强,欲罢不能,难以自拔。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 在信息高速公路上,请勿疲劳驾驶! 测一测 1.每天起床后情绪低落,头昏眼花,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或神不守舍,而一旦上网便精神抖擞,百“病”全消。 2.上网时表现得神思敏捷,口若悬河,并感到格外开心,一旦离开网络便语言迟钝,情绪低落,怅然若失。 3.只有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从而使得上网时间失控,经常比预定时间长。 4.无法控制去上网的冲动。 5.每看到一个新网址就会心跳加快或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