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海拾贝 分类下载》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 2、学科:七年级信息技术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课前预习了解 【教学课题】 本节课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进一步了解认识家乡,并合理利用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培养学生关心自己家乡的各级各类信息、风土人情,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真正掌握所需信息的下载。 【教材分析】 本节课《网海拾贝 分类下载》是华科大初中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六课的内容。 前面学生已学习掌握了浏览器的使用及如何利用百度搜索引擎查找相关网页后,掌握怎样快速地保存、下载网页中的图片、文字、音乐、视频等信息,并能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下载,保存在自己的电脑上,培养学生正确的操作技巧。分类下载前,应先建立相应的资料文件夹。但这节课重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特别是培养学生正确在网上查找资料,并有目的进行筛选、整理的能力,并将此作为本节课教学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掌握搜索引擎的运用方法,学会网页、文字、图片的保存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享受搜索引擎在查找信息、下载资料等方面带来的便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通过完成本节课任务的过程,体会到网络的优越性,同时培养学生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注重版权保护,在引用时标明出处。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使用另存为保存一个完整的网页; 将文字、图片进行分类整理与下载。 【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在互联网上查找到所需的网页,并将整个网页或是网页上的图片、文字下载到本计算机上的方法,操作性比较强。从教材的教学内容来看,看似比较简单,但如果在教学中只让学生单纯为掌握知识而学,会造成学生查找信息、保存信息的盲目性,因此这节课,应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在自主式探究学习中真正掌握信息的下载。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在网上有目的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力求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优美的影片《美丽的高铁新城:中国大悟》,让学生欣赏。 观看视频后,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这是介绍哪个地方?所播放的影片资源来自哪里?通过这段影片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来获取信息,并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共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上网查找与红色大悟有关图片、文字、视频等)导入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二、探索新知,教授新课(出示课题) 在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后,我们需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首先,在电脑的桌面中新建一个有关“红色大悟”的文件夹。 (一)怎样保存一个完整的关于“红色大悟”的网页 ? “同学们以前都在 Word中保存过文件,学会了将一个Word文档另存为另一个文档,网页的保存和文档的另存为有一定的相似度,同学们能不能试着用这种方法将整个网页保存下来?”自己寻找保存网页的方法,在计算机上操作,并回答。 ※任务驱动&实践: 一、我们首先以“红色大悟”作为关键词,使用百度搜索到相关的网页。 二、将所需的网页保存到本计算机中。(不同公司的浏览器,操作方法略有不同,如下图所示) 特别注意事项: 保存类型框中,选择“网页,全部(*.htm;*.html) 打开保存路径:保存网页的文件夹会出现一个同保存文件名相同的文件夹,文件夹里存放的是该网页中包含的全部图形文件。 (出示幻灯片)保存网页: 文件———网页另存为———选择路径———输入文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