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233846

七年级主题班会 3老师,您好 教案

日期:2025-04-03 科目: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460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七年级,主题,班会,老师,您好,教案
  • cover
课 题 老师,您好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多方面认识老师,改变对老师形象的单一化认知。 2.体验老师的内心感受和工作的不易之处,能够尊重和理解老师。 3.激发与老师良好沟通的愿望,开始探索良好的沟通方法和欣赏老师。 教学重难点 重点:尊重和理解老师,体验老师的内心感受和工作不易之处。 难点:学会用合适、有效的方法与老师进行良好沟通;学会欣赏老师。 教学准备 铃铛、树洞玩具、标签牌、海报、彩纸条、马克笔 教学形式 角色体验、视频赏析、现场采访、小组分享、个人反思 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已经体验了一年多的初中学习压力和挑战,并对学习产生了一定的恐惧和担忧,这种情绪会直接表现在对老师的厌恶与害怕上。同时,正值青春期期的他们对老师的依赖也开始削减,内心逐渐要求独立。所以初二的师生关系容易呈现出更多的矛盾和紧张。 师生关系的心理课重点就是要帮助学生从他们的主观情绪中相对抽离出来,看到这个关系中双方的需求,特别是老师的不易之处,从而减少对教师的误会和疏离。通过体验、共情、认知的拓展来激发他们亲近老师,探索良好沟通方法的愿望。 主要用到的 心理辅导技术 雕塑体验 认知重建 焦点技术(SFBT) 教学过程: 暖场 教师自我介绍 集体放松按摩 3.与客人老师打招呼 【设计意图】:熟悉新的环境和人物,缓解紧张情绪,建立良好的关系。 二、心理课约定 1.活动前认真倾听规则,直到老师说“开始”。 2.铃响即停原则:铃铛响起,停止讨论的声音。 3.投入原则:专注、积极地投入当下的活动,真诚地表达自己。 4.不干扰原则:老师和同学在表达、展示的时候,认真倾听,不任意打扰。 【设计意图】:在活动前建立设置,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秩序和氛围,做好心理准备。 三、导入———我诉我心 活动1:请两名学生分别扮演老师和小刚,朗读书本“我诉我心”部分的对话。 师:你们对这样的场景熟悉吗?我对你们和老师的故事很好奇。 活动2:请学生在各自手中的平板电脑上做一份调查 用数字表示你对你与老师相处的满意度,由低到高是0分到10分,10分为最满意。 师:展示调查结果。 【设计意图】用书上的对话有助于引出学生对自己和老师关系的自然联想,为下面的活动做情感铺垫;同时将学生与老师关系的自评结果用客观、匿名的方式呈现出来,为本节课内容的展开提供数据背景和基础。这也是心理咨询中焦点技术的常用方法之一,能够促进后面教学目标的达成。 角色体验———雕塑公园 师:雕塑是心理辅导中常用的一项活动方式,它让我们用肢体形态来象征某个事件。通过对雕塑的体验、观察和探索,我们能够相对客观地去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活动1:定格的故事———师生雕塑群像 规则: 1 两人为一小组,分别贴上“老师”和“学生”的标签。 2 各自呈现出一个老师和一个学生的模样。 (表情、肢体动作、道具) 此处加上老师示范一个学生的样子 3 两个雕像各自说一句话,组成一段场景。(可以是你们在问卷中反映出的那些故事,也可以是你们经常看到的别人的样子) 4 雕塑完成后,保持定格状态。 我有说明白吗?现在正式开始。 2分钟。(邀请两组同学到中间来表演:忘带作业被老师批评;成绩考差了接受老师的指导,无聊、敷衍的样子) (在这个过程中请两组同学到场地中间来,准备做代表来示范) 师:定格!请用心体会自己此刻的身份。让我们静悄悄地来参观这个主题的雕塑公园。当我邀请到某一组的时候,请你们展现你们正在发生的故事。 师:我们看到了什么了样子的雕塑?用一些词语来描述这群老师的样子?再用一些词语描述学生的样子?他们之间的关系是? (你看到了一群什么样的老师?刚才你的老师对你这样,你什么感受?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具体化和重复) 活动2-1:故事背后———你不曾听到的内心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