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233963

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 2.4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教案

日期:2025-11-25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7次 大小:916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性质,制取,实验室,氧气,活动
  • cover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一、教材分析: 本实验是学生学完第一、二单元后的实验活动,在学习了氧气的制法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后亲身经历的一次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实验课,是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氧气的实验制取和氧气性质等实验的综合应用,将以上各部分知识的学习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在教材的知识体系中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节课既是对前面的基本操作、氧气相关知识的一个小结性的实践活动,同时也系统地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高中学习氨气等气体的制取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这门课程,学习热情很高。学生通过课题2的学习与探究对氧气的性质及用途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对氧气产生了浓厚的探究欲望,又因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储备学生早已渴望制取一瓶纯净的氧气。本实验活动是学生第一次进行气体的制备,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还处于初级模仿阶段需要教师加以引导。通过预习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学生已经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 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3) 能进行固体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固体等基本操作。 (4) 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模仿进行制取氧气及其性质检验的探究活动,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体验。 (2) 学会边实验、边讨论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逐步认知用实验去验证化学理论,从而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学化学离不开做实验。 (3)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难点:对实验中注意事项的分析和理解;对实验中异常现象活问题的解决。 突破重难点方法:教师通过播放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视频,让学生知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和仪器连接的顺序和方法。学生通过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制取氧气的步骤、方法,氧气性质的检验。 五、教学方法 复习提问→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拓展视野→提高兴趣。 六、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2、实验用品 大试管、试管夹、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玻璃片、坩埚钳、木条、棉花、火柴、镊子、石棉网、小烧杯 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石灰水、细铁丝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请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填写下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选择编号填空)。 原料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高锰酸钾 ? ? ? ? ? ? 氯酸钾 ? 过氧化氢溶液 ? ? [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选择反应装置,并亲自动手制取氧气,然后验证氧气的性质。 [学生思考] [ppt]展示P45图2—17 [学生看图并进行如下讨论] 1.在图2—17,使用了哪些仪器? 2.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 3.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4.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学生讨论]…… [学生代表陈述讨论结果] [教师] 知道了氧气的制取以及它的性质,接下来在我们亲自动手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验证它的性质。在此之前先看段视频来概括一下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请同学们认真观看。 [视频] 播放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和性质实验视频 (分析)抽取氧气的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药品、固定试管 3.集气瓶装满水 4.加热试管 5.收集气体 6.停止加热,移导管 [归纳总结] 实验室装配仪器的原则一般是:先下后上,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